诗词大全

《挽潘才叔母》

剥啄唯深夜,门前杙小船。
有儿能自致,此母已堪传。
竹院前闻熟,桓楹大字悬。
病怀嗟不及,健笔附诸贤。

作者介绍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挽潘才叔母》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深夜剥啄的鸟儿和门前停泊的小船为景,表达了作者对已故的潘才叔母的思念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深夜里,鸟儿在剥啄食物,
门前停泊一只小船。
儿子才能自谋生计,
而这位母亲已经堪称可传颂。
竹院前传来熟悉的声音,
悬挂着华丽的楹联。
患病之时,怅然无奈,
用健壮的笔墨附和着贤者的作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个意境,通过描绘深夜中的鸟儿和门前的小船,表达了作者对已故的潘才叔母的思念之情。鸟儿剥啄食物,寓意着时间的匆匆流逝,而停泊的小船则象征着才叔母在人世间的短暂停留。作者提到有儿能自谋生计,表达了对潘才叔母的自豪和骄傲,而叔母已经成为了值得传颂的人物。竹院前传来熟悉的声音,悬挂的楹联上有华丽的字句,这些都是对才叔母的赞美和怀念。作者自己患病时的无奈心情,以及他用笔墨附和贤者作品的态度,展现了他对才叔母的深深怀念和对文学的追求。

这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富有想象力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潘才叔母的敬爱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描绘深夜和小船的寂静与鸟儿的忙碌,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作者将自己的情感与家庭、社会和文化联系在一起,展现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绵密,意境深远,传达了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命和文学的反思。

  • 《题姚雪蓬使君所藏苏野塘画》

    高者为山,坳者为壑。为烟为云,渺渺漠漠。水鸟树林,人家聚落。骑者何之,舟者未泊。三尺纸上,万象交错。天机自然,神惊鬼愕。呜呼,此吾故人野塘苏元龙之墨迹,中有石屏老泪痕,又与野塘添一笔。

  • 《鹧鸪天(次韵赵路分生朝所赋)》

    便把山林寄此身。也须诗酒属吾人。仙家旧是金堂士,吏隐新收玉局名。惟自乐,不忧贫。渊明谈笑更清真。年年眉寿登高后,醉帽常留菊满簪。

  • 《朝丹霞》

    窈复窈兮流火庭,物受炼兮愁六丁。烁此鼎兮神无停,雪尽垢兮朝朱陵。

  • 《满江红》

    击碎空明,沧浪晚、棹歌飞入。西山外、紫霞吹断,赤尘无迹。飞上冰轮凉世界,唤回天籁清肌骨。看骊珠、影堕冷光斜,蛟龙窟。长啸外,纶巾侧。轻露下,纤絺湿。听洞箫声在,卧虹阴北。十万江妃留醉梦,二三沙鸟惊吟魄。任天河、落尽玉杯空,东方白。

  • 《燕台四首·春》

    风光冉冉东西陌,几日娇魂寻不得。蜜房羽客类芳心,冶叶倡条遍相识。暖蔼辉迟桃树西,高鬟立共桃鬟齐。雄龙雌凤杳何许,絮乱丝繁天亦迷。醉起微阳若初曙,映帘梦断闻残语。愁将铁网罥珊瑚,海阔天翻迷处所。衣带无情有宽窄,春烟自碧秋霜白。研丹擘石天不知,愿得天牢锁冤魄。

  • 《关山月》

    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塞迥光初满,风多晕更生。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鼙惊。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霜凝匣中剑,风惫原上旌。早晚谒金阙,不闻刁斗声。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