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接阿戎裾,殷勤便手卢。
开缄伯淳坐,入梦孔明庐。
敬事期身役,抠趋刻岁余。
天翁如错误,流涕看苫苴。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挽平山菊涧》是宋代陈普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获接阿戎裾,
殷勤便手卢。
开缄伯淳坐,
入梦孔明庐。
敬事期身役,
抠趋刻岁余。
天翁如错误,
流涕看苫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和思考。诗中以婉约而含蓄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传达了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主题。
赏析:
诗的开篇,以“获接阿戎裾”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岁月的追忆和珍惜。诗人称赞了过去岁月的美好,以“殷勤便手卢”形容了对过去的深情厚意。
接着,诗人以“开缄伯淳坐,入梦孔明庐”来表达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这两句诗以历史人物伯淳和孔明作为象征,通过进入他们的庐舍来暗示诗人对于历史的探索和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敬事期身役,抠趋刻岁余”,诗人表达了对于时间的敬畏和对于自己有限生命的思考。诗人努力工作,度过岁月的磨砺,但时间依然匆匆流逝,生命的短暂令人深感惋惜。
最后两句“天翁如错误,流涕看苫苴”,诗人以天翁为比喻,表达了对于人生的苦难和不易的感慨。天翁象征着诗人自己,他在世间飘泊,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流下了悲伤的泪水,观察着世事的起伏与变化。
整首诗以细腻的词藻和隐喻的手法,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对于人生的思索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描绘岁月的流转、历史的探寻以及对于时间和生命的思考,诗词呈现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意境,引发读者对于人生价值和存在意义的思考。
曾城有高楼,制古丹雘存。迢迢百馀尺,豁达开四门。虽有车马客,而无人世喧。游目俯大江,列筵慰别魂。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天寒鸟兽休,霜露在草根。今我送舅氏,万感集清尊。岂伊山川间,回首盗贼繁。高贤意不暇,王命久崩奔。临风欲恸哭,声出已复吞。
玉奴梳洗罢,半面露新妆。江岸数枝影,篷窗一罅香。横披含晓色,卧对压春芳。庚岭几多力,剡溪方寸长。萧然临水月,即之贯冰霜。老出墨池手,清入诗人肠。孤梢亚篱落,全树嗤玉堂。故旧解后见,隽永约略尝。熏羞篆鼎供,醉梦纸帐傍。赖君润色工,着我怀袖藏。太繁厌易启,所取
晓角催行鼓,儒生也据鞍。辕门天汉入,幕屋塞云蟠。驰山一骑落,拔帜万人观。湖海鸥群老,空余子夏冠。
无复黄金带,空余白雪须。满城惊再至,一马与同癯。意广轻余子,时难老腐儒。故园犹可灌,终不叹穷途。
相别古桃郡,相逢南豫州。五年劳望眼,一笑失离愁。碧水溪桥暮,西风野店秋。追随成夜宿,不为玩鞭留。
老天大巧亦儿嬉,磨出霜镰仅一眉。挂向西园瘦梅树,閒心浑怯损南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