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茅愔愔鸡啄场,儿啼索衣天陨霜。
密林渐放山色入,枫枯振稿声琅琅。
清浆白羽弃已久,黄菊紫萸看欲香。
岁行及此去愈疾,若决积水难提防。
嗟予齿发非故物,念此内热如涫汤。
原见唐朝吕墨客,膝行问道求神方。
斋心千日百事毕,消我含雪还韶光。
岂饶蒿目忧世事,黄金绾腰埋土囊。
周邦彦(一○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元丰六年(一○八三),献《汴都赋》,七年,爲太学正(《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四)。出爲庐州教授。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还爲国子监主簿。元符元年(一○九八),除正字(《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九九)。徽宗即位,爲校书郎,迁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直龙图阁知河中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六),未赴。二年,改知隆德府,徙明州,入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未几,知顺昌府,徙处州。提举南京鸿庆宫。宣和三年卒,年六十六。周邦彦是宋着名词人,有词集《清真集》二十四卷。另有《清真杂着》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事见《王观堂先生全集·清真先生遗事》。《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咸淳临安志》卷六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周邦彦诗,据《永乐大典》、《岁时广记》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晚憩杜桥馆》是宋代周邦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茅愔愔鸡啄场,
儿啼索衣天陨霜。
密林渐放山色入,
枫枯振稿声琅琅。
清浆白羽弃已久,
黄菊紫萸看欲香。
岁行及此去愈疾,
若决积水难提防。
嗟予齿发非故物,
念此内热如涫汤。
原见唐朝吕墨客,
膝行问道求神方。
斋心千日百事毕,
消我含雪还韶光。
岂饶蒿目忧世事,
黄金绾腰埋土囊。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寒茅愔愔鸡啄场,
冬天的茅草寂静地覆盖着鸡啄的场地,
儿啼索衣天陨霜。
孩子的哭声索要衣物,天空中降下霜雪。
密林渐放山色入,
茂密的林木逐渐映入山色之中,
枫枯振稿声琅琅。
枫树凋零时,振动的稿纸发出琅琅的声音。
清浆白羽弃已久,
清浆和白羽已经被抛弃很久,
黄菊紫萸看欲香。
黄菊和紫萸正要绽放出芬芳的香气。
岁行及此去愈疾,
岁月的流逝越来越快,
若决积水难提防。
就像决堤的积水,难以防范。
嗟予齿发非故物,
我感叹自己的牙齿发芽并非寻常之物,
念此内热如涫汤。
想到这个,内心的热情就像沸腾的汤水一样。
原见唐朝吕墨客,
曾经见过唐朝的吕墨客,
膝行问道求神方。
他跪行前进,寻求神奇的方法。
斋心千日百事毕,
心灵专注千日,百事皆已完成,
消我含雪还韶光。
消除我内心的忧虑,回归美好的时光。
岂饶蒿目忧世事,
怎能让眼中的忧虑困扰世事,
黄金绾腰埋土囊。
宁愿将黄金绾在腰间,埋在土囊中。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情和个人对世事的忧虑。作者以寒茅、枫树、黄菊等自然元素来象征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诗中还融入了对唐朝文人吕墨客的向往和对心灵追求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时光的思考和感慨。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
二毛生镜日,一叶落庭时。老去争由我,愁来欲泥谁。空销闲岁月,不见旧亲知。唯弄扶床女,时时强展眉。
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北望直百里,峨峨千仞青。断虹迎日尽,飞雨带龙腥。阴壑烟云畜,阳崖草木灵。登临终不厌,时许到兹亭。
雨后烟景绿,春水涨桃花。系舟溪上,笋舆十里达平沙。路转峰回胜处,无数青荧玉树,缥缈羽人家。楼观倚空碧,水竹湛清华。纵幽寻,携蜡屐,上苍霞。古仙何在,空馀药灶委岩洼。他日倘然归老,乞取一庵云卧,随分了生涯。底用更辛苦,九转炼黄芽。
竹底春从雪底归,烦君抱送玉婴儿。白头无复迎船喜,只供江鱼作许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