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月阴霾增病苦,重阳开霁见秋新。
菌生康乐登山屐,尘败渊明漉酒巾。
强拟扶持成小憇,路逢借问一何频。
莫惊老瘦非前日,看即推迁类昔人。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晚晴四首
度月阴霾增病苦,
重阳开霁见秋新。
菌生康乐登山屐,
尘败渊明漉酒巾。
强拟扶持成小憇,
路逢借问一何频。
莫惊老瘦非前日,
看即推迁类昔人。
诗意与赏析:
《晚晴四首》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通过描绘晚秋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诗的第一联写道:“度月阴霾增病苦,重阳开霁见秋新。”诗人以度过一个月圆之夜来象征度过一段时间,暗示了自己渐渐感受到世事变幻的苦痛。阴霾的月色增加了诗人的病苦之感,然而随着重阳节的来临,天空放晴,秋天展现出新的景象。这里既有对身体的疾病的感叹,也有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思考。
第二联写道:“菌生康乐登山屐,尘败渊明漉酒巾。”诗人以描绘菌类生长、世事兴衰的景象来承接上一联的思想。菌类生长在山间,象征着自然界的兴盛与喜悦,而渊明则是指古代文人渊渟岳阳楼上的居所,漉酒巾则是指制作酒的布巾,这里暗示了文人的失意和沉寂。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憧憬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
第三联写道:“强拟扶持成小憇,路逢借问一何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努力寻求一丝慰藉和宁静的愿望。在困顿的环境中,诗人仍然努力寻求一方净土,以期安抚内心的忧伤和孤独。
最后一联写道:“莫惊老瘦非前日,看即推迁类昔人。”诗人以自嘲的口吻告诫读者不要因他老去和瘦弱而感到惊讶,因为时间的推移是无法抵挡的。他希望读者看待他的时候,能够体会到人们的命运都是相似的,都会经历岁月的变迁和衰老。
整首诗词以晚秋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命运无常的思考和感慨。在平淡中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展示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洞察力,以及对生命的深刻体验。
谁知闲退迹,门径入寒汀。静倚云僧杖,孤看野烧星。墨沾吟石黑,苔染钓船青。相对唯溪寺,初宵闻念经。
瞻彼车兮,既徵其辐。有驹斯服,有马斯牧。心之忧矣,聊以反覆。
上国社方见,此乡秋不归。为矜皇后舞,犹著羽人衣。拂水斜纹乱,衔花片影微。卢家文杏好,试近莫愁飞。将泥红蓼岸,得草绿杨村。命侣添新意,安巢复旧痕。去应逢阿母,来莫害王孙。记取丹山凤,今为百鸟尊。
莺老花残,春事已过。明眼衲僧,多是蹉过。楝花信风,不肯放过。万户千门,一时俱过。筑著磕著,是谁之过。转换不得,也要验过。
天将天堑护吴天,不数殽函百二关。万里银河泻琼海,一双玉塔表金山。旌旗隔岸淮南近,鼓角吹霜塞北闲。多谢江神风色好,沧波千顷片时间。
无辞一杯酒,昔日与君深。秋色换归鬓,曙光生别心。桂花山庙冷,枫树水楼阴。此路千馀里,应劳楚客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