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两岸秋,日落千山暮。
一亭压其间,登览洗万虎。
胸襟富丘壑,方领此幽趣。
掷饵来潜鳞,围棋惊过鹭。
酒壶展逸兴,渔唱续远浦。
安得哦松来,捻髭同觅句。
赵汝鐩(一一七二~一二四六),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歷东阳主簿,崇陵桥道顿递官,诸暨主簿,荆湖南路刑狱司属官,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临安通判,诸军审计司军器监主簿,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知郴州,四年,爲荆湖南路提点刑狱(明万歷《郴州志》卷二),改转运使。移广南东路转运使。后以刑部郎中召,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温州(明弘治《温州府志》卷八)。六年卒,年七十五。有《野谷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五二《刑部赵郎中墓志铭》。 赵汝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群贤六十家集·野谷诗藁》六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嘉庆三年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晚晴与何户登水亭简张丞》是宋代赵汝鐩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秋日溪流两岸的景色,以及登上水亭观赏自然景致所引发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溪流和千山的景色,传达了晚晴与何户登上水亭的场景。在这个景色秀丽的地方,一座亭子矗立在两岸之间,给人以沉重的压迫感。登上水亭,可以俯瞰周围的山水美景,这种观景的体验犹如洗涤了内心的烦躁,带来了一种宁静和豁达的心境。
诗人的胸襟豪迈,富有丘壑之气,正是这种胸襟使他能领略到这幽趣所带来的乐趣。他抛下饵料,观察着水中游动的鱼儿,这一幕勾起了他对自然界生命力的敬畏之情。同时,围棋的对局声也惊动了一只飞过的白鹭,这些琐碎的细节展示了作者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细致入微的感受。
诗中还提到了酒壶和渔唱,这些元素增添了诗词的趣味和情趣。酒壶象征着诗人的豪放和快乐,而渔唱则将诗人的思绪延伸到远方的渔船和渔村,使诗词的意象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渴望:安静地坐在松树下,与朋友一起聊天,共同寻找灵感和佳句。这个愿望凸显了诗人对友谊和创作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然和人文之美的热爱。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情感体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致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对创作和对人生追求的向往。
危亭压层城,是中有佳政。面面看江山,水云自相媚。使君暇日登,火老金正穉。杯盘莹无尘,笑语清有味。快风千里来,暑气三舍避。赋诗红莲幕,煎茶白衣吏。诙谐想割肉,摇扇笑疼臂。乐事古云少,能并今有四。兹游岘山民,千古知姓字。吾辈亦何为,虽驽犹附骥。
寒雪一颠,秋云半肩。渊默曲木,月行霁天。转功能就位,借伴还入廛。机用也离虚坎实,变通也坤断乾连。
嫣然国色眼中来,红玉分明簇一堆。最爱倚阑如欲语,缘知举酒特先开。洛中旧谱头须接,吴下新居手自栽。若向花间求匹配,扬州琼树是仙材。
奕秋鸿鹄未须惊,一着才差败一枰。不信但来茅屋里,纸棋盘上看输赢。
迟明骑马谒朱门,安得梅花入梦魂。惭愧高人眠正熟,一生知不受人恩。
梦仙到、吹笙路杳,度巘云滑。溪谷冰绡未裂。金铺昼锁乍掣。见竹静、梅深春海阔。有新燕、帘底低说。念汉履无声跨鲸远,年年谢桥月。曲折。画阑尽日凭热。半蜃起玲珑楼阁畔,缥缈鸿去绝。飞絮扬东风,天外歌阕。睡红醉缬。还是催、寒食看花时节。花下苍苔盛罗袜。银烛短、漏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