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晚日》

晚日劝我行,我欲留晚日。
长途行不近,仆马有倦色。
人生为客多,谁解老一室。
果有桃源人,应遭渠笑叱。

作者介绍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晚日》是一首宋代晁说之的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痛苦和对于归乡的渴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晚日劝我行,我欲留晚日。
长途行不近,仆马有倦色。
人生为客多,谁解老一室。
果有桃源人,应遭渠笑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晚日为背景,诗人面临离别的抉择。晚日的余辉劝告诗人离开,但诗人却希望停留在晚日的美景中。然而,长途旅行的路途遥远,仆人和马匹已经疲惫不堪。诗人感叹人生多是身为客人,无法解脱孤寂的屋子。即使有桃源般的人物存在,也会遭受他人的嘲笑和责备。

这首诗词通过对离别和归乡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诗人渴望留在美好的晚日中,但现实的长途旅行和人生的无常使他不得不离开。诗中的桃源人象征着理想中的归乡之地,然而,诗人认为即使找到了桃源,也会遭受他人的嘲笑和指责,这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和归乡的复杂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现实的残酷。

  • 《寓言》

    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非通非介人,谁论四十九。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

  •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不赋杜鹃三十秋,今愁不比昔时愁。杜鹃岂是催春去,为见春来啼不休。

  • 《寿安公主出降》

    沩水闻贞媛,常山索锐师。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 《头风戏作》

    出门处处皆桃李,我独呻吟一室中。只道有诗敺疟鬼,谁知无檄愈头风!

  • 《书友人壁》

    不问人间事,连年鸟外居。白云吟次见,青壁醉来书。扫石秋苔駮,开窗夜月虚。于时已无念,生计有樵渔。

  • 《呈仓皇使觅官书》

    岁月蹉跎发已丝,埋头自笑有书痴。故人倘解怜清好,归去山记补缺遗。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