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为儒世所推,中年事业更环奇。
才名屡致诸公荐,谠论深蒙睿主知。
郡政坚强同薤水,行囊萧瑟似琴龟。
只今惟有清江路,父老相逢说去思。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歷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干道七年(一一七一),爲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挽施州使君钟公》是宋代喻良能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的主题是对施州使君钟公的挽歌,表达了对钟公一生的赞美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弱冠为儒世所推,
中年事业更环奇。
才名屡致诸公荐,
谠论深蒙睿主知。
郡政坚强同薤水,
行囊萧瑟似琴龟。
只今惟有清江路,
父老相逢说去思。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施州使君钟公的称赞和思念,展现了钟公在儒风盛行的社会中,从年轻时就备受推崇,中年更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钟公的才名屡次获得各界人士的推荐,他的谈论深得明主的赏识。他的政绩坚定有力,就像同薤水一样坚固。然而,现在钟公只能沿着清江的路走去,与老百姓相会,唯有在这里才能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这首诗词以挽歌的形式,抒发了作者对钟公的敬仰和思念之情。通过对钟公一生事业的赞美,展现了他在文学和政治领域的卓越成就。诗中描绘了钟公坚毅的性格和才华横溢的形象,以及他与当地百姓的深厚情感。通过情感的表达,诗词传递了对逝去的时光和人物的怀念之情,让读者感受到岁月流转中的人生离别和思念之苦。
这首诗词运用了典型的宋代文风,以简练、婉约的语言表达了对钟公的赞美和怀念之情,同时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个体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描绘,展现了历史人物的英雄风采和对家乡的深情厚谊,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寄命湖船带梦游,又依海客恋残秋。楹书壁挂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楼。映照须眉能玩世,支离皮骨故工愁。持杯各在飞鸿侧,咽入天风与唱愁。
荐士满朝称弟侄,教民到处过儿孙。就中治陕偏清净,不似侯门似道门。
入南京。赴蓬瀛。显出王风九转成。超然得上升。宠何荣。辱何惊。三髻山侗绝利名。何愁性不灵。
元非铸冶自成湾,乌兔烹煎那得闲。却问黄粮几番熟,不知沸鼎在人间。
塞向倾书槴,开炉积豆萁。林居得温暖,天遣养衰迟。瓮盎藏蔬後,鉏耰下麦时。农家冬最乐,我老颇能知。
自古大圣人,犹以为难事。而况后世人,岂复便能至。求之不胜难,得之至容易。千人万人心,一人之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