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方当日缔华姻,曾款门阑列众宾。
一别清台频换岁,重逢上苑正回春。
白头自叹形容改,青眼相看笑语真。
回首不堪成永咏,西风吹泪堕衣巾。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挽陶宣义二首》是宋代刘宰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与好友陶宣义在人生旅程中的离别与再聚。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陶宣义二首
季方当日缔华姻,
曾款门阑列众宾。
一别清台频换岁,
重逢上苑正回春。
白头自叹形容改,
青眼相看笑语真。
回首不堪成永咏,
西风吹泪堕衣巾。
译文:
当年季方与陶宣义结为亲家,曾一同招待宾客。多次别离,岁月更迭,再次相逢时正值春天,心情如同花园中的春风。
年华已逝,白发自叹时光的变迁,但我们依然以真挚的目光互相欣赏,笑语不虚。回首往事,令人难以忍受,如同西风吹散了眼泪,滴在衣巾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亲友离别和重逢为主题,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更迭的情感。诗人在诗中回顾了与陶宣义的友谊,描绘了他们离别时的无奈和再次相逢时的喜悦。
首节诗描绘了当初季方与陶宣义结为亲家时的热闹场面,门庭若市,宾客云集。第二节则描述了他们多次别离的情景,岁月的更迭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感慨,但当他们再次相聚时,正值春天,预示着新的希望和生机。
第三节诗中,诗人以白发自叹来表达时光的不可逆转,但他们的友谊依然真挚,用青眼相看、笑语真实来描绘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最后一节以西风吹泪堕衣巾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伤,情感真挚而深沉。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友谊的珍贵和时光的流转,通过描绘离别与再聚的情景,展现了人生中的喜怒哀乐。它唤起了读者对友情和时光流转的思考,让人感叹岁月的无情,同时也让人珍惜身边的亲友,并意识到人生中珍贵的情感和真实的笑语。
急浪吹飞雪,鸣稿破晓滩。异乡人易老,行路古来难。玉露晨初湿,天河夜不乾。飘流双鬓白,未有一枝安。
风落虚檐燕子声,屋头屋尾菜花明。炉熏燕坐参消息,理本无亏莫望盈。
轶材腾骥騄,涌思决河渠。枝茂根先实,名高士岂虚。君王怜旧土,馆殿有新除。努力功名会,燕然欠大书。
白羽绿弓弦,年年只在边。还家剑锋尽,出塞马蹄穿。逐虏西逾海,平胡北到天。封侯应不远,燕颔岂徒然。
荷芰东西鱼映叶,樵舟朝暮客乘风。清泉雨后分毛发,何必南湖是镜中。
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怨绿杨。能促岁阴惟白发,巧乘风马是春光。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念越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