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眸犹远眺,惟恨鬓霜侵。
稻色云连亩,桂香风满襟。
野桥横落照,晚磬出幽林。
牧笛数声外,明霞襯碧岑。
卫宗武(?~一二八九),字淇父,自号九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出身世家,理宗淳祐间曾爲朝官,出知常州。未几,“自毘陵投绂归垂三十载”(本集卷五《刘葯庄诗集序》)。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年逾八十。有《秋声集》,都爲退居后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至元甲午重九日张之翰序。 卫宗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馆臣漏辑诗三首,附于卷末。
《晚眺》是宋代诗人卫宗武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病弱之人在黄昏时分远眺景色的情景。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晚上,我凭病弱的双眼远远地望着远方,只可惜我的鬓角已被霜雪侵袭。稻田的颜色像云一样连绵无尽,桂花的香气如风一般弥漫在我的衣襟上。野桥横在落日的余晖下,晚钟声从幽深的林中传来。牧童的笛声时而飘荡在远处,明亮的霞光映衬着青天上的山峰。
这首诗通过描绘景色和情感表达了病弱者内心的寂寥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作者以病弱之身,用远眺山水的方式来抚慰自己的心灵,表达了对生活中种种痛苦和困难的不屈与坚持。
诗中的景色描写细腻而生动,通过描述稻田的颜色、桂花的香气、野桥的景象和晚钟的声音,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画面。这些景物与病者内心的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
另外,诗中的牧笛声与明霞的描绘,给人一种寂静而宁谧的感觉。牧笛的声音在山野间回荡,与晚霞的余晖相映成趣,使整首诗的氛围更加宁静、恬淡。这种平和的氛围与作者身处的困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美好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珍视。
总的来说,卫宗武的《晚眺》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病弱者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希望的追求。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情感表达,使人在阅读时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温暖,给人以启迪和思索。
渔父醉,钓竿闲。柳下呼儿牢系船。高眠风月天。
窣堵崔嵬置曲栏,不知身在碧云端。墨题便是慈恩约,只尺联镳上广寒。
中峰壁立,挂飞来孤剑。苍雪纷纷堕晴藓。自当年诗酒,客里相逢,春尚好,鸥散烟波茂苑。只今谁最老,种玉人间,消得梅花共清浅。问我入山期,但恐山深,松风把红尘吹断。望蓬莱、知隔几重云,料只隔中间,白云一片。
萧萧风雨建阳溪,溪畔维舟访亚齐。一轴新诗剑潭北,十年旧识华山西。吟魂惜向江村老,空性元知世路迷。应笑乘轺青琐客,此时无暇听猿啼。
白云峰下古溪头,曾与提壶烂熳游。登阁共看彭蠡水,围炉相忆杜陵秋。棋玄不厌通高品,句妙多容隔岁酬。别后相思时一望,暮山空碧水空流。
叹息侯嬴老,尉曹鞍马疲。山花迷部曲,江雨压旌旗。越鸟劝沽酒,竹鸡忧蹋泥。不知何处醉,遥寄解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