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先君子,金兰气味投。
中间有生死,一别几春秋。
晓漏传幽梦,英魂觅旧游。
城东烟月冷,应是访新丘。
王柏(一一九七~一二七四),字会之,少慕诸葛亮爲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爲“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爲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宪。柏着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爲《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诗,以《续金华丛书》本《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明正统刻本(简称正统本),及影印《四库全书》本《鲁斋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挽汪约叟》是宋代诗人王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汪约叟
忆昔先君子,金兰气味投。
中间有生死,一别几春秋。
晓漏传幽梦,英魂觅旧游。
城东烟月冷,应是访新丘。
译文:
怀念往昔的先君子,我们曾共享过亲密的友谊。
在我们相处的岁月中,经历了生与死的离别,已有多少个春秋过去。
清晨的漏声传递着幽深的梦境,我的灵魂寻找着往日的欢愉。
城东的烟雾笼罩着冷寂的月色,我应该去寻访新的墓丘。
诗意和赏析:
《挽汪约叟》是王柏以挽词的形式表达对逝去友谊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回忆往昔的友谊,强调了金兰之交的珍贵和深厚。诗人描绘了生死离别的场景,几经辗转的岁月已经过去,但对逝去的人和过往的美好记忆却仍然难以忘怀。
诗中的“晓漏传幽梦”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清晨的钟声和漏声传达出的是一种幽远的感觉,让人想起了往日的梦境和美好时光。而“英魂觅旧游”则表达了诗人灵魂深处对逝去友人的寻思和追忆。
最后两句“城东烟月冷,应是访新丘”,表明诗人寻思着去拜访新的墓丘,向逝去的亲人表达思念之情。城东的烟雾和冷寂的月色都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与诗人内心的愁思相呼应。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抒发了对逝去友谊和亲人的眷恋之情。通过回忆、联想和表达,诗人使读者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和眷恋。
垂柳碧髯茸,楼昏带雨容。思量成昼梦,来去发春慵。梳洗凭张敞,乘骑笑稚恭。碧虚从转笠,红烛近高舂。怨脸明秋水,愁眉淡远峰。小园花尽蝶,静院酒醒蛩。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宝奁抛掷久,一任景阳钟。
乐天何爱咏,尧夫非好吟。愧乏康济术,粗怀饥溺心。弥旬雨翻屋,耄倪泣苍{左昏右页}。微臣职刍牧,痒痛入肌深。行若负刺芒,坐如隐毡鍼。再拜告神明,寸心秉坚金。蠲租还已债,议狱并弛刑。但求讲实政,何暇竞虚名。天威咫尺临,昏翳忽开明。宿苗既丰硕,穉秧靡飘淫。阿香亦效
平林历历晓云迷,津堠将迎客棹西。千古兴亡泰伯国,一川经纬锹公堤。雨添柳色成蛾绿,春剩花香散麝脐。去去苕城知不远,摩挲老眼看山溪。
赵家王孙擅好书,更复画马如江都。尝从玉堂罢春直,惯写天马随监奴。马来西宛龙八尺,势或怒惊如鹊立。似疑初浴荥河波,身上龙纹五花湿。王孙写骏不写形,运思已入天机精。都将临池古书法,落笔一扫千人惊。今逢此图乃八匹,老我见之唯叹息。人间驽马漫纷纭,天上龙文谁购得。
稻粱不难谋,轩冕亦易得。胡为抱膝翁,恻恻复恻恻。秋风堕碧梧,凤鸟去无迹。愁吟草际蛩,儿女泪盈臆。忽然一长啸,孤响起空寂。令人识雅颂,一唱三叹息。室庐在路傍,耕凿在民籍。行人听笑语,稚子共眠食。读书果何罪,须发又半白。此意太劳劳,此身长抑抑。抱膝且不可,出门
忆昔与郡同射策,同舟同馆心胶漆。万言人奏甘弃置,赖有湖山好看客。归装濡滞及黄池,半菽寒菹作除夕。慨慷相与期古人,聊复名场借梯级。君家三秀立分鼎,太阿觉群锋更颖。吏行鹜閧尘坌,寒露玉壶琼光炯。五羊仙伯两眼明月秋,荐书万里徹冕旒。四贤同时一纲收,朔风扶柂长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