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儒臣表,三州吏治良。
遗言了生死,新志尽行藏。
昔梦崖何异,今知坡可方。
百僚山下路,千载尚名香。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挽吴鹤林尚书三首》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一位儒臣的事迹闪耀一代,三州的治理很出色。
遗言谈及生死,新的志向已经实现。
往日的梦境与现实有何不同,如今我们明白了可以跨越险峻之处。
百官从山下的路上行进,千载后仍然享有盛名。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李曾伯挽吴鹤林尚书的作品,通过表达对吴鹤林的赞美和怀念,展示了一代儒臣的风采和三州的良好治理。诗人以吴鹤林的遗言谈及生死,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新的志向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梦境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人们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的坚持和勇气。最后一句描述了百官们沿着山下的路行进,显示了他们在千百年后仍然享有崇高的声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挽吊的形式表达了对吴鹤林尚书的怀念和敬意,展示了他在一代儒臣中的杰出地位。诗人通过对吴鹤林的事迹和才能的赞美,突出了他在三州的良好治理和对国家的贡献。诗词中的遗言和志向的表达,凸显了吴鹤林对生命的深思熟虑和追求进取的精神。最后两句描绘了百官们沿着山下的路行进,体现了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卓越成就和持久影响力。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吴鹤林和一代儒臣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传递了对奋斗和追求的激励和思考。
古人足礼义,情动形于言。四始虽不同,如季出一源。朅从此道废,根浅枝叶烦。众作日以工,大本日以谖。君欲继前修,要当养其原。第令思无邪,庶几三百篇。
尔雅虫鱼已熟知,更将埤雅访农师。投糟赤蟹真无价,荐饼黄鸡正及时。
青楼昨夜东风转,锦帐凝寒觉春浅。垂杨摇丝莺乱啼,袅袅烟光不堪翦。博山吹云龙脑香,铜壶滴愁更漏长。玉颊啼红梦初醒,羞见青鸾镜中影。侬家少年爱游逸,万里轮蹄去无迹。朱颜未衰消息稀,肠断天涯草空碧。
独坐空庐静可知,江城意味岂如斯。君看凤实初成处,自称蟾华欲妙时。酒兴原同云叟乐,风尘无取庆宗诗。山中林壑虚明境,不得归吟有所思。
辕门初射戟。看气压群雄,虹飞千尺。青云试长翮。拥牙旗金甲,掀髯横策。威行蛮貊。令万卒、纵横坐画。荡淮夷献凯,歌来斗印,命之方伯。赫赫功名天壤,历事三朝,许身忠赤。寒陂湛碧。容卿辈、几千百。看皇家图旧,紫泥催去,莫忘尊前老客。愿年年满把黄花,寿君大白。
向阳花木易培栽,略借春风已自开。多谢青宫能长养,一枝先压紫霞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