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吴明可给事》

忆上诸生谒,公方薄恙侵。
欣然蒙絮帽,恨不醉花阴。
自说看人熟,相期晚岁深。
半天苍岭雪,回首为沾襟。

作者介绍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挽吴明可给事》是宋代陈傅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忆上诸生谒,公方薄恙侵。
欣然蒙絮帽,恨不醉花阴。
自说看人熟,相期晚岁深。
半天苍岭雪,回首为沾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陈傅良对昔日与吴明可一起行走江湖的友情的怀念之情。诗人回忆起与吴明可一起拜访文人学士的情景,吴明可身体稍有不适,使得诗人深感忧虑。诗人欣然戴上绒帽以御寒,却遗憾无法在花影下畅饮留连。诗人自言自语地说自己熟悉了解吴明可,相信他们将来还有更多相聚的机会。诗人回首望天,看到山岭上洁白的雪花,不禁感慨万分,为吴明可的病情而心生忧虑,这种忧虑如同沾湿了他的衣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深挚感情和对朝代时光流转的思考。通过描绘与吴明可一起拜访学士的场景,诗人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用"公方薄恙侵"的语句表达了对吴明可身体不适的关切之情,体现了真挚的友谊和情意。在欣然戴上绒帽的同时,诗人却希望能在花影下尽情畅饮,表达了对逍遥自在、享受人生的向往。诗人表达了对吴明可的了解,并相信在晚年时光中还会有更多的相聚。最后,诗人以"半天苍岭雪,回首为沾襟"的形象描写,表达了对吴明可身体不适和友情的担忧,诗人的内心感叹和忧虑在这一景象中得到了凝聚。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言简意赅,通过对友情的回忆和思考,诗人表达了对吴明可的深深怀念和关切之情,同时也对光阴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并引发读者的共鸣,使人们对友情和生命的珍贵有所思考。

  • 《华之高寿鲁斋先生七十》

    东人之子,其来秩秩。是追是琢,是进是服。

  • 《次韵鲁直试院赠奉议李伯时画诗》

    东房携卷绕幕行,西房卷作堕地声。纸山间出笔阵横,李侯画若禅眼透。观鱼玄沙骨竦瘦,舟中渊明细若豆。归心秪爱玉花骢,不须棘针学痴翁,恼渠愁作眉斗红。

  • 《题陈贵白畲斋》

    海山人农农较苦,累级开畲烧宿莽。畲成得粟不偿劳,岁晚空瓶误饥鼠。不如陈郎腹果然,日日闭门耕纸田。余粮尚许饷远客,植来时和南风篇。

  • 《市中狂吟》

    一间茅屋,尚自修治。任狂风吹,连檐破碎。枓栱斜欹,看著倒也。墙壁作散土一堆,主人翁永不来归。

  • 《题周进士古木清猿图》

    昔从锦城来,却过愁猿道。千崖万嶂不可闻,此中哀怨令人老。况是西江秋水来,冲波逆折鸣风雷。攀萝涉水苦难度,腾枝抱子俱萦回。空林阴阴不知处,前惊后呼若相语。正当绝险陵天梯,揽辔听来泪如雨。君不见蚕丛开国通秦关,六龙西幸仍跻攀。猿声鸟道有如此,一为长歌《行路难》

  • 《将行陪贰车观灯》

    行歌红粉满城欢,犹作常时五马看。忽忆使君身是客,一时挥泪逐金鞍。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