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吴野堂》

保护兵术日,集劳岁歉时。
江湖一老重,州里百年思。
家尚玄元学,人遵义役规。
阴功宜有后,隐德固应祠。
拟作荣乡记,谁镌有道碑。
碧梧虽未识,宿草尚堪悲。
偶泊梅江堪,空吟薤露诗。

作者介绍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挽吴野堂》是宋代陆文圭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深沉,表达了对兵事和国家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的呼唤。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保护兵术日,
集劳岁歉时。
江湖一老重,
州里百年思。
家尚玄元学,
人遵义役规。
阴功宜有后,
隐德固应祠。
拟作荣乡记,
谁镌有道碑。
碧梧虽未识,
宿草尚堪悲。
偶泊梅江堪,
空吟薤露诗。

诗意:
这首诗词以保护兵术、关注国家命运为主题,表达出对战乱时期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呼唤。诗人通过描述兵事频繁、劳动艰辛的岁月和江湖老人的重要性,抒发了对国家百年来的思念之情。他提倡家庭应当重视玄元学,人们应当遵循义务和规范。他认为历史上的英功应该有后人来继承,而隐德的人应该被尊崇和纪念。诗人还思考了如何纪念先贤,提出了写一部荣耀乡土的纪事,镌刻一块有道德价值的碑石。最后,诗人用碧梧和宿草的形象,表达了他对荣耀乡土和文化传统的思念之情。

赏析:
《挽吴野堂》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对保护兵术、劳动艰辛的描述,营造了悲壮的氛围。他强调江湖老人的重要性,体现了对传统智慧和经验的尊重。诗人通过对玄元学和义役规范的提及,呼唤家庭和个人应当注重道德和社会责任。他认为英勇的功绩应该有后人来继承,而隐德的人应该受到崇敬和纪念,展现了对传统价值观的思考和追求。最后,诗人运用碧梧和宿草的形象,表达了对荣耀乡土和文化传统的思念之情,展示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词凝练而意蕴丰富,通过对兵事、家庭、道德和传统文化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与期望。它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境和凝练的表达,展现了宋代士人对兵事和国家发展的思索,同时也传达了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珍视,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立春》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 《邵公济求泰定山房十诗·桃溪》

    怀仙津步翳,凡圣隔两尘。长统植园果,老幼分甘珍。

  • 《句》

    削成双峰玉骨清。

  • 《风不鸣条》

    圣日祥风起,韶晖助发生。蒙蒙遥野色,袅袅细条轻。荏弱看渐动,怡和吹不鸣。枝含馀露湿,林霁晓烟平。缥缈春光媚,悠扬景气晴。康哉帝尧代,寰宇共澄清。

  • 《曲江春望图》

    檐牙隐隐出层霄,飞阁联楹满翠涛。花夹御城红雾重,春移仙仗彩云高。天家日月无私照,圣主山河不动摇。正是太平文物盛,玉笙金管进蒲萄。

  • 《残句苦雾收残文豹别》

    苦雾收残文豹别,怒涛惊起老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