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积家声远,材优官业长。
胡然嗇诸用,竟尔老于乡。
德与年何憾,人期后必昌。
秦原空睇望,惜此典刑亡。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挽吴总干二首》是李曾伯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挽联的形式表达了对吴总干的追思和对其功绩的赞美。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吴总干二首
庆积家声远,
材优官业长。
胡然嗇诸用,
竟尔老于乡。
德与年何憾,
人期后必昌。
秦原空睇望,
惜此典刑亡。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为了挽救吴总干而写的,表达了对吴总干功绩的赞美和对其离世的惋惜之情。诗中描述了吴总干在家族中声望卓著,才能出众,官职高位且历任职务时间长久。然而,突然之间他却在乡间过早地离世,令人惋惜不已。虽然他的德行和年纪仍然有所遗憾,但人们相信他的后代必将继承他的事业,取得更大的兴盛。诗词最后提到了秦原,表示吴总干的离去让人们感到空虚和失望,对他的去世感到惋惜。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朴素的表达,传达出对吴总干的敬爱和对他离世的不舍之情。诗人以吴总干声望远播、才能卓越以及官职长久为切入点,突出了他在家族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然而,诗中的转折点是吴总干在乡间过早离世,使整首诗的情感氛围由赞美转向了惋惜。最后两句中的"秦原空睇望"表达了诗人对吴总干的追忆和对他的离去的遗憾之情。
这首诗词以深情的笔触和含蓄的语言描绘了吴总干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他的敬佩和哀思。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后代的期望和祝福。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使人们对吴总干的形象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江城五月江雨晴,荷花到处红交横。宋家池上瑞莲生,嫋嫋出丛抽一茎。茎端菡萏开两朵,忽似娥皇将女英。九疑望断苍梧暮,低头并照湘波清。花落莲成碧於卵,瑟瑟尘轻熨人眼。萧郎弄玉合卺时,一齐覆下琉璃盏。草木效灵载图史,守臣尽可闻天子。吾君有诏抑祥瑞,异兽珍禽不为贵。
浴鹄湾头荡桨过,雨声昨夜涨湖波。落梅天气寒偏峭,未许春衣试薄罗。
残红引动诗魔,怀古牵情奈何。半落铜台月晓,乱飘金谷风多。悠悠旋逐流水,片片轻粘短莎。谁见长门深锁,黄昏细雨相和。
阮路何方尽,西归兴未劳。河流经陕狭,山色入秦高。返照明秋垒,孤村接暮涛。还如丁令至,故里满蓬蒿。
晚艇村村载,秋原处处收。年来尤爱此,一熟缓千尤。
子期不可作,伯牙终绝弦。冷冷太古音,在此幽涧泉。泉流如碧玉,老僧听不足。后夜月明时,还向泉边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