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晚夏即事临南居》

何须学从宦,其奈本无机。
蕙草芳菲歇,青山早晚归。
广庭馀落照,高枕对闲扉。
树色迎秋老,蝉声过雨稀。
艰难逢事异,去就与时违。
遥忆衡门外,苍苍三径微。

作者介绍

耿湋,字洪源,河东人。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齐名,号大历十才子。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耿湋,字洪源,河东人。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齐名,号大历十才子。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晚夏即事临南居》是唐代耿湋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描绘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山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何须学从宦,其奈本无机。
为什么要学习官场,本来没有机会。
蕙草芳菲歇,青山早晚归。
香草已经凋谢,青山早晚都会回归。
广庭馀落照,高枕对闲扉。
宽广的院子里残余的余辉,高枕着对着闲门。
树色迎秋老,蝉声过雨稀。
树叶颜色渐渐变老,蝉鸣声随着雨水的稀少而逐渐消失。
艰难逢事异,去就与时违。
艰难困苦总是遇到一些意外的事情,离去和所期待的时间总是不一致。
遥忆衡门外,苍苍三径微。
遥远地回忆着衡门外,苍苍狭小的小路。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官场的不满和对山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一种厌倦世俗的情感。作者认为官场生活没有机会,只有束缚和压力,而山居生活则是自由和宁静的象征。诗中的自然景物如香草凋谢、树叶变老和蝉鸣声稀少等,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传递了一种无常的哲理。最后,作者回忆起了遥远的衡门外,这种怀旧的情感增添了诗词的凄凉和离愁之意。

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写景和抒情的手法,传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和社会的不满,以及对自由、宁静山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所蕴含的时间和事物的无常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 《次韵》

    童去鹤归迟,青山皓首期。池塘圆草梦,家世受梅知。拂石和云卧,分鱼换米炊。人生裁足耳,舍子更其谁。

  • 《劝客饮》

    谁解西回沧海波,且听白苎数声歌。人生所得只如此,世事到头无奈何。酒海莫教空濩落,金堆安用郁嵯峨。古今共是一丘土,只有刘生得计多。

  • 《太平吟》

    太平时世园亭内,丰稔岁年村落间。情味一般难状处,风烟草木尽闲闲。

  • 《虞美人 寄云中完颜公 永乐大典一万四千三百》

    水收霜落云中早。群雁云中道。夜来明月过西山。料得水边石上不胜寒。黄尘堆里人相看。未惯云林眼。当年曾说探崆峒。怕有黄庭消息寄西

  • 《续长恨歌》

    人似飞花去不归,兰昌宫殿几斜晖。百年只有云容姊,留得当时旧舞衣。

  • 《长相思(效南唐体)》

    展颦蛾。抹流波。并插玲珑碧玉梭。松分两髻螺。晓霜和。冻轻呵。拍罢《阳春》《白雪》歌。偎人春意多。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