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精忠日月光,恨无麟笔写堂堂。
还家耻作梁江总,辟谷谁如韩子房。
后死十年应有待,轻生万里故非狂。
有儿可拾江边骨,须信人亡道不亡。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挽谢叠山》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千古忠臣如日月光,
痛心无法用麒麟笔描绘其威严。
重返家园成为梁江总督,
谁能像韩子房那样坚守辟谷之道。
死后十年仍然有待命,
舍生万里并非疯狂。
留下儿子来捡拾江边的骨骸,
必须相信人死道不亡。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忠臣谢叠山的赞美和缅怀。谢叠山被比喻为千古忠臣,光辉照耀如日月般灿烂。洪咨夔心怀痛惜,感叹自己无法用麒麟笔来描绘谢叠山的伟大和威严。谢叠山曾任梁江总督,但洪咨夔认为只有像韩子房那样坚守辟谷之道的人才能与其相比。诗中提到谢叠山已故十年之后仍有待命,表达了其忠诚和等待机会为国效力的决心。同时,洪咨夔也称赞谢叠山为国家舍生忘死,并非疯狂,而是出于对国家的无私奉献。最后,洪咨夔留下儿子来拾取谢叠山在江边的骨骸,强调了人的精神和道义的延续。
赏析:
这首诗词以抒发对忠臣谢叠山的敬仰和怀念为主题,通过对谢叠山的赞美和对其忠诚精神的讴歌,展现了洪咨夔对忠臣的崇高评价。诗中运用了富有意象和比喻的语言,使诗词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洪咨夔通过描绘谢叠山如日月般辉煌的形象,强调他的威严和高尚品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其的敬佩之情。诗中还通过对谢叠山与韩子房的对比,凸显了韩子房辟谷之道的高尚和难以企及的境界。最后,洪咨夔强调了人的精神不朽,指出谢叠山虽已离世,但其精神和道义将永存,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谢叠山的精神遗志。整首诗词既赋予了谢叠山的形象以崇高的意义,也寄托了洪咨夔对忠诚精神和道义坚守的追求和向往。
何处春暄来,微和生血气。气薰肌骨畅,东窗一昏睡。是时正月晦,假日无公事。烂熳不能休,自午将及未。缅思少健日,甘寝常自恣。一从衰疾来,枕上无此味。
停囚长智。赤脚人趁兔,著靴人吃肉。
庐峰开石镜,人说舞山鸡。物象纤无隐,禽情只自迷。景当烟雾歇,心喜锦翎齐。宛转乌呈彩,婆娑凤欲栖。何言资羽族,在地得天倪。应笑翰音者,终朝饮败醯。
古曲谁弹起,千年无此音。尚怜惟韵在,端欲后人寻。指上虽传操,声中要识心。半生孤此志,弦续自而今。
妇德天然备,肥家五十年。平生勤内则,晚岁识真诠。倒廪非徼福,翻经亦应缘。于门有孙子,佳气蔼新阡。
玉立颂台上,风生宪府中。雪霜欺两鬓,日月照孤忠。荷橐相将紫,铭旌作麽红。北堂萱草露,应洒碧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