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晚雨》

萧瑟度横塘,霏微映缭墙。
压低尘不动,洒急土生香。
声入楸梧碎,清分枕簟凉。
回头忽陈迹,詹角挂斜阳。

作者介绍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诗词:《晚雨》
朝代:宋代
作者:曾几

萧瑟度横塘,
霏微映缭墙。
压低尘不动,
洒急土生香。
声入楸梧碎,
清分枕簟凉。
回头忽陈迹,
詹角挂斜阳。

中文译文:
晚雨萧瑟地穿过横塘,
薄雾轻轻地映照着曲墙。
雨水压低了尘埃,一动不动,
急雨洒落在土地上,散发出芬芳的香气。
雨声传入楸树和梧桐树间,变得细碎,
清凉的雨滴渗透进枕头和床席。
回头看时,突然发现了过去的痕迹,
斜阳下挂着昔日的角楼和詹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萧瑟的晚雨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诗人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将雨水洒落在土地上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形容雨滴带来的清新芬芳的香气。诗人以声音来刻画雨的特点,雨声穿过楸树和梧桐树间,变得细碎,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整首诗以雨为线索,描绘了雨水洗涤大地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凉、宁静的感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回首往事的情感,斜阳下詹庙和角楼的景象,让人感叹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

这首诗通过对雨水和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诗人以雨为媒介,传达了对岁月变迁的感慨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整首诗以凉爽、清新的雨景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思熟虑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字字珠玑,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宁静的美感,同时也唤起人们对过去时光的思考和回忆。

  • 《赴举出山留寄山居郑参军》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 《侄孙诗》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优入异闾。

  • 《宝冠寺》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 《金谷园》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 《长安路(一作韩翃诗)》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 《日出吟》

    日出百鸟喜,覊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义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