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达虽无意,安荣自一门。
剖符看令子,曳绶及诸孙。
盛德清难继,高风俗为敦。
葬东骈百两,归卧九华根。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挽曾伯充大夫词二首》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宦达虽无意,安荣自一门。
虽然官职显贵并不是我的本意,但我一家人都能够过上安定荣华的生活。
剖符看令子,曳绶及诸孙。
剖开文凭来审视我儿子的品德,以及我曾孙辈的行为。
盛德清难继,高风俗为敦。
众多美德难以继承传承,而高尚的风俗传统需要我们去弘扬。
葬东骈百两,归卧九华根。
将我葬在东骈,花费百两黄金。回归于九华山根下长眠。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宦途的反思和对家族传统的关注。诗人韩元吉虽然在官场上有所成就,但他并不追求官位的高低,而是更注重家族的安宁和荣誉。他希望后代能够继承他的美德,保持高尚的风俗传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死后的归宿的思考,希望能够安葬在东骈,并回归九华山根下长眠。
赏析:
这首诗词体现了宋代士人的家族观念和对传统价值的思考。诗人韩元吉并不追求权位和功名,而是更看重家族的荣誉和美德。他通过剖符来审视后代的品德,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的承继的担忧。诗中的东骈和九华山都是著名的风水宝地,具有象征意义。东骈作为葬地,展示了诗人对自己死后归宿的思考和对家族地位的重视;而九华山根作为归宿之地,则显示了诗人对超脱尘俗,回归山林的向往。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体现了宋代士人的家族情怀和对道德传统的重视。
历以寅为正,风从艮位来。桃符当壁写,竹户趁钟开。宿雨滋初茁,长年老不材。满庭青柏叶,惆怅独持杯。
磬湖春水夜来生,晓起雷声逗雨声。去马来牛心莫辨,鸬鹚鸂鶒眼俱明。飘零花片有底急,摇曳柳丝如许轻。旬月烟村半风雨,榆钱好为买春晴。
秋日已过半,林无一叶飞。晓岚须阖户,夜冷旋添衣。阴壑桄榔瘦,阳坡荜拨肥。每传邻壤警,行客往来稀。
钱塘门外看新晴,舞蜨游蜂没一星。风挟断云横北巘,烟随飞雨度南屏,苏隄柳树照波绿,吴苑麦苗连地青。邂逅寻诗过岭去,鼓鞞声震浙江亭。
赋成无处换黄金,却向春风动越吟。天子爱才虽仄席,诸生多病又沾襟。柳攀灞岸狂遮袂,水忆池阳渌满心。珍重彩衣归正好,莫将闲事系升沈。
西山和影浸空江,落木无烟带夕阳。立尽阑干秋思远,风鸦云雁两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