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张全真诗二首》

辱遇本非因绍介,登门不谓便无期。
倾心问及言犹在,投贽书成事已悲。
作镇方甘建邺水,惜贤尤在中兴时。
伤心无复谘疑事,还似当年徐孺碑。

作者介绍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作品评述

《挽张全真诗二首》是宋代张嵲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挽张全真诗二首

辱遇本非因绍介,
登门不谓便无期。
倾心问及言犹在,
投贽书成事已悲。
作镇方甘建邺水,
惜贤尤在中兴时。
伤心无复谘疑事,
还似当年徐孺碑。

诗意:
这首诗是张嵲挽诗,表达了对张全真遭受冤屈的悼念和痛心之情。诗中提到了张全真受到的屈辱并非因为介绍人的关系,而是因为登门拜访时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应。他倾情询问,但所言仍然存在,而他的贡献则以悲哀的方式成为了事实。张嵲表达了自己对张全真的欣赏和怀念之情,认为他在建邺水的治理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可惜的是贤才往往在国家兴盛的时刻被忽视。诗人表示内心伤痛,不再咨询疑难问题,而现在的情形恰似当年徐孺碑一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张全真的敬佩和痛心之情。张嵲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受,通过对张全真的赞美和惋惜,展示了对他的深刻记忆和对时代局势的思考。诗中呈现了一种对才能被埋没和冤屈的遗憾,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整首诗以叙事方式呈现,语言平实而含蓄,通过对具体情境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同时,通过对徐孺碑的联想,也展示了历史沉淀和时代变迁的反思,使诗作更具深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词句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个人遭遇和时代命运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张全真的敬佩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整首诗在简短的篇幅内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具有一定的抒情和哲理意味,深深触动人心。

  • 《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

    我游东亭不见君,沙上行将白鹭群。白鹭行时散飞去,又如雪点青山云。欲往泾溪不辞远,龙门蹙波虎眼转。杜鹃花开春已阑,归向陵阳钓鱼晚。

  •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南海神祠》

    沧溟八千里,今古畏波涛。此日征南将,安然渡万艘。

  • 《君莫夸少年一首赠余光远》

    君莫夸少年,与我惫者疏。我亦尝少年,少年君不如。谈谐今已忘,犹有少年余。东南山水国,早得飞长裾。春园虎丘树,夏槛玉泉鱼。吴妍与楚豔,过眼日千车。当此秋风凄,游子易欷嘘。我时未更事,意气益发舒。出门有佳侣,遇胜不得虚。惟忧日晷短,当去亦踌躇。官曹人所厌,高士

  • 《新亭薄暮》

    读罢羲经笑倚空,蜀溪溪上蜀溪翁。诗成断雨流云外,人在光风霁月中。

  • 《小园》

    小园无事日徘徊,频报家人送酒来。惜树不磨修月斧,爱花须筑避风台。引些渠水添他满,移个柴门傍竹开。多谢有情双白鹭,暂时飞去又飞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