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赵和仲侍郎三首》

四载行都尹,当朝第一天。
中和宣上德,乐易本天真。
论选疏新宠,论思徯旧臣。
履声勤帝想,竟阻上星宸。

作者介绍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挽赵和仲侍郎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刘宰

诗意:
这首诗是刘宰写给已故的赵和仲侍郎的挽诗,共有三首。诗中表达了对赵和仲侍郎的怀念和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时事政治的关切。

赏析:
这首诗以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既表达了对赵和仲侍郎的思念,又对当时的政治局势进行了评论。

第一首诗描述了赵和仲侍郎作为都尹(官职)四年来的治理成就,将他称为当朝的第一贤才。作者认为赵和仲侍郎具有中和宣扬上德的品德,使乐易本真天性。这里表达了对赵和仲侍郎的赞扬与称颂,将他视为道德和政治的楷模。

第二首诗讨论了政治上的新旧之争。作者提到了论选疏新宠和论思徯旧臣,暗示了朝廷中对新旧官员的评判和争议。在这种争议中,作者认为赵和仲侍郎的声望和忠诚应该被重视。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斗争的关注和对赵和仲侍郎的坚定支持。

第三首诗描述了赵和仲侍郎受到阻挠无法升迁的情景。作者称赞赵和仲侍郎履行职责的勤勉和对帝王的忠诚,但他最终被阻止升迁,无法达到更高的政治地位。这里表达了对赵和仲侍郎命运的惋惜和对政治体制的不满。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已故赵和仲侍郎的挽歌,通过对他的称颂和对政治现实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和对政治局势的思考。诗中的情感真挚,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社会背景。

  • 《送陈樵校书归泉州》

    巨塔列名题,诗心亦罕齐。除官京下阙,乞假海门西。别席侵残漏,归程避战鼙。关遥秦雁断,家近瘴云低。候马春风馆,迎船晓月溪。帝京须早入,莫被刺桐迷。

  • 《高都护骢马行(高仙芝开元末为安西副都护)》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

  • 《人日送范东生还吴澹然之燕》

    共沾人日醉,那谓客程分。早树呼莺友,晴沙恋雁群。梦交南北路,情作去留云。管取秦淮柳,连枝好赠君。

  • 《蛮州(一作杜牧诗,题云蛮中醉)》

    瘴水蛮中入洞流,人家多住竹棚头。一山海上无城郭,唯见松牌记象州。

  • 《挽赵秋晓》

    假馆惭何补,叨邻卜偶从。灯曾分夜读,歌忍相晨舂。一壁山河邈,他生饮啄同。眼前无此屋,风雨忆帡幪。

  • 《瞻彼南山》

    瞻彼南山,有札有枞,维叶逢逢。君子之燕,管丝嗈嗈,奏鼓隆隆。自堂徂庭,上下肃雍,靡有不恭。君子万年,令德高明,高明有融。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