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赵路分善应三首》

惟我先君子,相于出自同。
年推大父行,议笃古人风。
薄宦曾怜我,经行阻见公。
讣闻仍葬日,恸哭匪途穷。

作者介绍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作品评述

《挽赵路分善应三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只有我这位先君子,与你一同走过同一条道路。
年岁推算,大父已行去,但我们对于古人的风范依然坚定。
在我薄弱的仕途中,你曾经关切地爱护我,但由于行程的阻隔,我未能亲自前来向你致敬。
听闻你的丧讯,却在你的葬礼当天无法前往,我内心的悲痛无法停止。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赵蕃对于已故朋友的思念和悼念之情。诗人感慨自己与朋友一同走过人生的道路,但因为一些原因,无法亲自参加朋友的葬礼,内心深感遗憾和悲痛。诗人对朋友的追思与怀念,体现了人情之间的真挚和深厚的情感。

赏析:
《挽赵路分善应三首》以简练、深情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悲痛之情。通过对自己与朋友之间的交往、对朋友的赞美以及对无法亲自参加葬礼的遗憾的表达,诗人展现了他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和对朋友的尊敬之情。

诗中的"先君子"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崇敬之情,彰显了朋友在诗人心目中的高尚品质。诗人对朋友的关怀和爱护,体现了友情的珍贵和深远影响。

诗人无法亲自参加葬礼的遗憾和内心的悲痛,使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哀思和伤感。诗人的情感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读后不禁感叹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悲哀。

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表达了友情、离别和丧失的主题,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它同时也是对过往友情的回忆和对逝去朋友的告别,具有一定的触动力和思考价值。

  • 《减字木兰花》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绿水千畦。惭愧秧针出得齐。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馌妇耕夫。画作今年稔岁图。

  •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

    灵承上帝,厉意专精。设洗于阼,疊水以清。兴以致洁,感通神明。无远弗居,其乡兹诚。

  • 《大观祭风师六首》

    羽旗云车,飘飘自天。猗欤南箕,歆嘉升烟。牲饩粢盛,俎簋铏笾。维神戾止,从空泠然。

  • 《杂咏一百首·德山》

    此老手中棒,轻轻也有瘢。佛来与三十,某甲莫须餐。

  • 《春晚送瑕丘田少府还任,因寄洛中镜上人》

    闻道还沂上,因声寄洛滨。别时花欲尽,归处酒应春。聚散同行客,悲欢属故人。少年追乐地,遥赠一沾巾。

  • 《首尾吟》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乐事时。天道亏盈如橐籥,圣人言语似著龟。光阴去后绳难系,筋力衰时药不医。莫把闲愁伴残照,尧夫非是爱吟诗。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