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赵子野母梁氏太夫人》

元祐名家几在亡,夫子懿德足傅芳。
事夫生死终无负,教子艰辛昔备赏。
八秩燕颐天予寿,十行鸾诰月争乐。
穹窿原上春风起,无复潘舆驻夕阳。

作者介绍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挽赵子野母梁氏太夫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刘宰所作,题目为《挽赵子野母梁氏太夫人》。诗词的主题是对已故梁氏太夫人的悼念和颂扬,表达了作者对她高尚品德和辛勤教育子女的敬佩之情。

诗中提到了一位名叫梁氏太夫人的女性,她是赵子野的母亲。赵子野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知交,而梁氏太夫人的去世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失落。诗人认为梁氏太夫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她的品德和美德足以滋养她的家庭和周围的人。

作者赞美梁氏太夫人的德行和教育子女的艰辛,认为她对丈夫的生死无悔,对子女的教育也始终没有辜负。梁氏太夫人的教育功绩在当时已备受赞赏,并且作者认为这样的美好品德和辛勤教育是难以估量的,值得赞美和纪念。

诗中还提到了梁氏太夫人享有长寿的福祉,她已经八十八岁高龄,受到了天命的赐福。她的子女也以品行高洁而获得了封赐,得到了皇帝的嘉奖。这些都是对梁氏太夫人在世间和来世的美好祝愿。

最后两句诗描绘了春风吹拂在穹窿之上,夕阳西下,潘舆已经驶离,不再停留。这是对时光流转和人世离别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梁氏太夫人的别离之痛和对她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崇高的情感表达对梁氏太夫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赞扬了她的美德和辛勤的教育工作。通过对她的赞美和祝福,诗人将这位已故的母亲形容为一个伟大的人物,对读者展示了一个崇高的道德典范。

  • 《雨中听邻家侍儿歌》

    客恨如酲何日醒,满空烟雨昼冥冥。垂帘竟日无余事,隔叶流莺独坐听。

  • 《社日小饮》

    社日西风吹角巾,一樽强醉汝江滨。杏梁燕子还堪恨,归去匆匆不报人。

  • 《万州》

    银珠络髻绣衣裳,家住江南山后乡。闻道君侯重行乐,相将腰鼓迓年光。

  • 《满江红 己酉九日,雨中家居,忆夏士安、颐》

    弘昆季六人,皆常年同萸菊者,一载之间,俱罹患,各天一方,信笔纪怀风雨重阳,凭谁问、故人消息。记当日、承平节序,佩环宾席。处处相逢开口笑,年年不负登山屐。是几番、扶醉插黄花,乌巾侧。诗酒会,成陈迹。山水趣,今谁识。柰无情世故,转头今昔。冰雪关河劳梦寐,芝阑玉

  • 《过雁和二十二弟韵》

    我避胡尘淮海远,悠然问雁尔何来。中原消息须闻取,南岳峰头莫谩回。

  • 《登鹳雀楼》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