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郑广安》

壮节从于卯,奇功岁转新。
有片皆鼓勇,无战不鏖尘。
棠国香凝月,榆阔梦熟春。
吁嗟河北地,今日尚终臣。

作者介绍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的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阳枋的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作品评述

《挽郑广安》是宋代阳枋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壮节源自于卯,奇功岁岁更新。所有的战士都鼓舞勇气,没有战争他们不投身沙场。故乡的国土芳香弥漫,宽广的榆树下梦正酣。唉叹啊,河北的土地,今天还有忠诚的臣子存在。

诗意:
《挽郑广安》表达了对壮烈牺牲的勇士郑广安的哀悼和赞颂之情。诗中描绘了他的壮丽事迹和英勇精神,以及对河北地区的景物和人民的思念之情。诗词通过郑广安的形象,揭示了忠诚和勇敢的价值,并对战争中的英雄和故乡的景物表达了深深的敬意。

赏析:
《挽郑广安》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战士郑广安的英勇事迹和对他的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如壮节、奇功、鼓勇、战争、棠国、榆阔等,通过这些形象绘制了一幅壮丽的画面。作者用凝练的词句和铿锵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佩和对河北故土的深情厚意。

诗词中的"壮节从于卯"表明郑广安的壮丽事迹源自他的忠勇精神,"奇功岁转新"则强调了他在战场上的杰出表现。"有片皆鼓勇,无战不鏖尘"表达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对战争的投身奉献。"棠国香凝月,榆阔梦熟春"则描绘了故乡的美好景色和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词情感激昂,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通过对郑广安的颂扬和对战争的描绘,诗词展现了忠诚、勇敢和牺牲精神的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军人和忠臣的崇拜与赞美。这首诗词以其简练的语言和饱满的情感,将英雄形象和故乡景物融合在一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浣溪沙》

    绮重罗轻乍暖寒,酒醒愁倚碧阑干。一春梦雨有无间。零落繁香鹃有泪,因循芳讯燕空还。锦屏人隔万重山。

  • 《怀古》

    翠裹红遮艳粉围,春风夜夜可曾归。十年再抚章台马,巷陌人家大半非。

  • 《句》

    唯有梅花报春早,雪中传信过江干。

  • 《自庆吟》

    俗阜知君德,时和见帝功。况吾生长老,俱在太平中。

  • 《清穆乡农户》

    山峭回峰紧,场空得雨忙。赤枫溪觜立,白草渡头荒。寒市虚声隘,秋畴喜气扬。野舂连屋响,瑞入雪匙香。

  • 《侍赵别驾宴寿乐堂》

    别驾移樽宴草堂,四轩帘幕卷斜阳。芰荷香满鸳鸯宿,杨柳阴浓翡翠藏。风过水亭秋尚热,月侵山阁夜偏凉。更阑酒尽不知去,坐看晓星飞玉潢。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