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周宣义》

无酒浇陈草,将诗刻隧碑。
遗名从此在,真意竟谁知。
教子还余事,周人亦有时。
忆尝从夜话,欲去更迟迟。

作者介绍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挽周宣义》是宋代诗人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给出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周宣义

无酒浇陈草,将诗刻隧碑。
遗名从此在,真意竟谁知。
教子还余事,周人亦有时。
忆尝从夜话,欲去更迟迟。

译文:

没有酒来浇灌陈年的草,
只能将诗刻在隧道的石碑上。
遗留的名字永远存在,
真正的意义谁能理解?
教导子孙仍有未了的事,
周人的光辉也曾有过时。
回忆起曾经的夜晚交谈,
欲去却不舍离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挽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周宣义的怀念和缅怀之情。诗人陈傅良通过简洁而深沉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生的画卷。

首节描述了诗人无酒可用来浇灌陈年的草,这里的“陈草”可以理解为已逝的时光和过去的事物。将诗刻在隧道的石碑上,象征着对逝去岁月的纪念和铭记。这里隧道的石碑也可以引申为文化传承和历史记载的象征。

第二节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思考。诗人问道谁能真正理解这些留名于世的纪念,留下的真实意义只有自己心知肚明。这种无法被他人理解的孤独感,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创作的独特感悟和情感的表达。

第三节讲述了教育子孙和传承的重要性。虽然诗人面对自己要教导子孙的事情尚未完成,但他也意识到,周人的辉煌也会有过去的时候。这里的“周人”可以指代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或一个文化,暗示着历史的更替和时代的变迁。

最后一节表达了离别的不舍和遗憾。回忆起曾经的夜晚交谈,意味着与周宣义的友谊和深厚的感情。即将离去时,却迟迟不愿分别,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重和眷恋之情。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通过对时光流转、历史传承和人情离别的描绘,展现了对逝去时光和友情的思念之情。它不仅是对周宣义的挽歌,也是对人生无常和历史变迁的思考。

  • 《闲咏》

    步月怜清景,眠松爱绿阴。早年诗思苦,晚岁道情深。夜学禅多坐,秋牵兴暂吟。悠然两事外,无处更留心。

  • 《除夕感怀》

    内顾何曾足肝胆,论交晚乃得髯翁。不观器识才终隐,即较文词势已雄。逃酒人随霜阵北,谈兵心逐海潮东。飞光自抚将三十,山简生来忧患中。

  • 《禅人写真求赞》

    谁能目眴眉扬,每笑手乱脚忙。守鲁祖之简默,得南泉之平常。明心秋月,活物春阳。铸机器也模范大小,据丛林也规矩圆方。

  • 《水调歌头》

    义城元靖贤相国,喜慕英雄士,赐金缯。闻斯事,频叹赏,封章归印。请赎冯燕罪,日边紫泥封诏,阖境赦深刑。万古三河风义在,青简上、众知名。河东注,任流水滔滔,水涸名难泯。至今乐府歌咏。流入管弦声。

  • 《栾提举妻石氏挽词》

    和敬承夫顺,勤劬教子贤。平生积净业,仓卒叹无年。孤剑留耿介,九雏谁抚怜。尘埃旧脂泽,春草掩新阡。

  • 《行路难五首》

    黄金筑台赐白璧,车前八驺门列戟。彻侯万户秩万石,珠户玉房贮倾国。傅呼一声万人开,将军相国天上来。不知道旁雍门子,已叹麇尘登高台。雍门解遣孟尝泣,孟尝不泣渠何急。只知富贵如云浮,不知贫贱饥死寒死愁不愁。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