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室全贞操,刑家蔼令仪。
乘龙推快婿,干蛊有馨儿。
未遂林乌报,俄缠风树悲。
汗青他日传,不愧柏舟诗。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第一,调平海军节度签判。召爲秘书省正字。因忤秦桧,被论予词。十九年,通判肇庆府(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八)。桧卒,召爲考功员外郎。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宋林大鼐《宋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墓志铭》。 黄公度诗,以明天启五年黄崇翰刻《莆阳知稼翁集》二卷本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挽朱师禹母二首》是宋代黄公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安室全贞操,刑家蔼令仪。
乘龙推快婿,干蛊有馨儿。
未遂林乌报,俄缠风树悲。
汗青他日传,不愧柏舟诗。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为了挽词人朱师禹的母亲而创作的。诗中表达了对朱师禹母亲高尚品德的赞美,以及对她生前的仁慈和慈爱的回忆。词人通过描绘她的美德和家庭教养,表达了对她的深深思念和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朱师禹母亲的高贵品德和温柔仪态。首句“安室全贞操,刑家蔼令仪”表达了她对家庭的忠诚和对礼仪的遵守,展示了她作为母亲的高尚品质。接下来的两句“乘龙推快婿,干蛊有馨儿”描述了她对儿子的期望和对他未来的祝福,展现了她作为母亲的爱与期待。
随后的两句“未遂林乌报,俄缠风树悲”描绘了词人因为母亲的离世而感到的悲伤和遗憾,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汗青他日传,不愧柏舟诗”表达了词人对朱师禹母亲的美德和功绩的称赞,表明她将永远被后人所传颂,而词人也表达了他为能写出这样一首诗而自豪和自信的情感。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词句表达了对朱师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对她高尚品德的赞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词人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充满感动和敬仰的情感空间,让读者能够共情并感受到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一树桃花发,桃花即是君。空祠临野水,何处觅行云。事迹樵人说,炉香过客焚。雨添碑上藓,难读古时文。
一{上艹中大下虫}何唧唧,吟落儿童心。只在竹篱外,篝灯无处寻。
半床明月老秋风,未必诗人一例穷。比似乐天犹欠在,是非已落酒杯中。
幻化色身绕。电脚余光水面泡。忽有忽无*速甚,如飚。过隙白驹旋旋飘。何不悟虚嚣。早早回头养玉苗。苗上金丹光泼泼。彰昭。透过云衢
落花水暖千船聚,芳草春深一鹤归。
十里平湖漫不流,晚风吹浪打行舟。定知归得侵灯火,家在菰蒲最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