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望初月简于吏部》

泬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
始从西南升,又欲西南没。
全移河上影,暂透林间缺。
纵待三五时,终为千里别。

作者介绍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长于歌诗,性好诙谐。尝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徴。泌为相,稍迁着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嚯,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茅山,以寿终。集二十卷,今编诗四卷。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长于歌诗,性好诙谐,尝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徴,泌为相,稍迁着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嚯,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茅山,以寿终。集二十卷,今编诗四卷。

作品评述

望初月简于吏部

泬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
始从西南升,又欲西南没。
全移河上影,暂透林间缺。
纵待三五时,终为千里别。

中文译文:

在寂寥的中秋之夜,坐见弯弯如钩的月亮。
起初从西南升起,又渴望西南沉没。
倒映在河上的月光完全,缓缓透露在树林间的缺。
虽然等待了三五个时辰,最终还是要与千里之外别离。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中秋之夜望着月亮时的心境变化。一开始,他看到天空中升起一弯弯弯的月亮,心中充满了欢喜。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月亮渐渐向西南方向倾斜,他开始感到失落和离别的忧伤。最后,无论他如何等待,最终还是要与自己思慕的远方别离。

赏析:

这首诗结构简洁明了,表达了作者眺望月亮时的情感变化。诗中用词准确,描述了月亮弯曲的形态和变化。在寂静的夜晚,月光映照在河面上,透过树林间的缝隙,使整个景象更加富有诗意。作者通过描绘月亮逐渐西沉,表达了自己的离别之情。整首诗凝聚了中秋夜的静谧和人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读者产生共鸣。

  • 《芭蕉花》

    绿蜡一株才吐焰,红绡半卷渐抽花。窗前映月人无寐,疑是银灯透碧纱。

  • 《走笔成一篇答徐君先辈见寄》

    定交初何年,昔齿会稽学。君壮我尚少,道复先我觉。子时于众人,百鸟一鸑鷟。学官程诸生,题品或义卓。众方缩手顾,君笔已一捉。落纸千馀言,浑如玉出璞。辞场或鼓行,无敢犯锋矟。有时谈遗经,圣贤在口角。愤疾异说妄,摘抉三传駮。语气清不休,旱天冽雷雹。南北俄乖张,同时

  • 《点绛唇 秋夜横泖旅窗听雨,有怀故园》

    两鬓秋风,掩关坐听黄昏雨。灯前自语。世乱甘清苦。蔓草愁烟,荒却东陵圃。归期阻。荆榛满路。投老知何处。

  • 《临安旅邸答苏虞叟》

    生杨风雨小楼寒,宋玉秋词不忍看。万里青山无处隐,可怜投老客长安。

  • 《又和》

    蟹正肥时秋色老,鸦争噪处夕阳残。未须多进玻瓈椀,满树霜红正好看。

  • 《电》

    玉女开天笑,骊龙弄月珠。照眸千壑满,应手一丝我。晻映同云表,行移转海隅。田夫占北极,明日雨平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