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戍人何在,秋霜志不移。
无言息妫怨,有泪舜娥悲。
山静云盘髻,江空月印眉。
谁将望远意,歌作送征诗。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望夫石》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碛戍人何在,秋霜志不移。
无言息妫怨,有泪舜娥悲。
山静云盘髻,江空月印眉。
谁将望远意,歌作送征诗。
诗意:
《望夫石》表达了女子对丈夫远行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留守在边境碛戍的妇女,她望着远方的山和江,思念着自己的丈夫。她坚定地表示自己秋霜一般坚定不移的志向,无言地压抑着自己的妇人怨怼,但眼中含泪,流露出她内心的悲伤。她的发髻如云盘般静谧,月光映照在她的眉间,增添了她的忧思之情。她希望有人能够理解她那望夫的心情,并以歌咏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此作为送别远行的丈夫的诗作。
赏析:
《望夫石》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通过女子的视角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诗中的碛戍人指的是丈夫,他在远方征战。女子在这座边境碛戍守望着山和江,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深深思念和牵挂之情。她的秋霜志向不会动摇,她默默忍受着妇人的怨怼,但内心之中还是充满了悲伤和眼泪。诗中的山静、江空、月印等意象,通过景物的描绘,将女子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表达了女子希望有人能够理解她的望夫之情,并以歌咏的方式将她的思念之情传达给远行的丈夫。这首诗词通过抒发女子的思念之情,展现了宋代女性坚强而忍耐的一面,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乱时期丈夫离别的无奈和伤感。
酌之一似取廉名,未酌泉时本自清。向使无泉亦无语,不贪不酌更分明。
断鳌几何年,八极俨不动。当是有枢纽,铁网络纤空。偷儿睨斗柄,赤手制天栋。愁杀地上人,覆压万古痛。书生见事浅,十算九不中。岂徒书生罪,要与六籍共。
海南有陶器,质状矮而堶。云初日炙就,锻铄不以火。水壶丑突兀,酒甒肥磥砢。山罍颈微肿,石鼎足已跛。圆如鸱夷形,大比康瓠颗。华元腹且皤,王莽口何哆。蕃胡入中国,万里随大舸。携之五羊市,巾匮费包裹。侏{左亻中离右隹}讲其效,泻辩若炙輠,课以沸泉沃,冰雪变立可。炙敲
中原归尚棘,三墓久成芜。未议增封树,先宜增封树,先宜禁牧刍。便须营虎落,将以护龙雏。不用平安报,惟期剪伐无。
可怜明月光,委曲照空床。自是元无梦,更悲今夜长。
得一金丹事毕,休寻白虎青龙。泥文执象理难通。妙处非铅非汞。温养身心不动,满怀和气春风。顿然罔念又无功。还藉黄婆提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