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望鹤林寺》

鹤栖峰下青莲宇,花发江城世界春。
红照日高殷夺火,紫凝霞曙莹销尘。
每思载酒悲前事,欲问题诗想旧身。
自叹秋风劳物役,白头拘束一闲人。

作者介绍

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人。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元和初,擢进士第,补国子助教,不乐辄去。李锜辟掌书记,锜抗命,不为草表,几见害。穆宗召为右拾遗、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歷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户部侍郎。敬宗立,李逢吉搆之,贬端州司马,徙江州长史,迁滁、寿二州刺史,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和中,擢浙东观察使。开成初,迁河南尹、宣武节度使。武宗即位,召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进尚书右僕射,封赵郡公。居位四年,以检校右僕射平章事节度淮南。卒,赠太尉,谥文肃。《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今合编为四卷。 李绅字公垂,润州无锡人,登元和元年武翊黄榜进士第,武宗会昌六年卒。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望鹤林寺》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鹤栖峰下青莲宇,
花发江城世界春。
红照日高殷夺火,
紫凝霞曙莹销尘。
每思载酒悲前事,
欲问题诗想旧身。
自叹秋风劳物役,
白头拘束一闲人。

诗意:
《望鹤林寺》描绘了诗人在鹤栖峰下观赏青莲寺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思的感悟。诗中通过描绘江城的花开、日出和霞光等景象,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过去往事的悲伤和对诗歌创作的渴望,以及对自己衰老和身份束缚的感叹。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抒发情感和思考人生,展现了诗人的感慨和对自由心灵的向往。

赏析:
《望鹤林寺》以优美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唐代诗歌的特色。首先,诗人通过描绘江城的花开和红日的高照,以及紫霞的曙光,将春天的美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繁华和生机。其次,诗人以鹤栖峰下的青莲寺为背景,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创作的渴望。诗人通过饱含情感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他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思念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最后,诗人以白头拘束的一闲人自嘲,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物质束缚的感慨,以及对自由自在精神追求的向往。

整首诗词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过去时光和自由心灵的思念和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内心感悟的表达,诗人唤起了读者对美好时光和诗意人生的思考和共鸣,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魅力和深远的意义。

  • 《过湖口望庐山》

    江行初见雪中梅,梅雨霏微棹始回。莫道无人肯相送,庐山犹自过湖来。

  • 《苏武令》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 《送隐者一绝》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 《游峡山和东坡韵》

    双虬挟泓玉,奥入百转湾。向无长公诗,草木今何颜。此山二百年,偃蹇客往还。长风驾余舟,老人急开关。逢迎欠高僧,喜有识面山。平生癖幽壑,便合茅三间。君命何敢留,归棹随赐还。惭愧和光翁,笑指青童鬟。

  • 《虞美人》

    以送之。时正之被召淮阳堂上曾相对。笑把姚黄醉。十年离乱有深忧。白发萧萧同见、渚江秋。履声细听知何处。欲上星辰去。清寒初溢暮云收。更看碧天如水、月如流。

  • 《踏莎行(灵泉重阳作)》

    菊露晴黄,枫霜晚翠。重阳气候偏如此。异乡牢落怕登临,吾家落照飞云是。举扇尘低,脱巾风细。灵苗医得人憔悴。灯前点检欠谁人,惟有断鸿知此意。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