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栏遥望贺家湖,千顷波光半欲芜。
试问青铜未消蚀,西湖得及此间无。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歷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干道七年(一一七一),爲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望湖亭》是宋代喻良能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倚着栏杆遥望贺家湖,
湖水波光闪烁,绵延无边。
我不禁想问,这青铜铸成的亭子是否还未受到侵蚀,
西湖是否与此地相比无以伦比。
诗意:
《望湖亭》描绘了诗人倚栏远望贺家湖的景象。湖水波光闪烁,湖面辽阔无垠,给人以无限遐想之感。诗人想问的是亭子是否还保持着青铜的光泽,而西湖是否能与此地相媲美。通过对湖景的描绘和对亭子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西湖之美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贺家湖的壮丽景色。湖泊广袤无垠,波光闪烁,给人以宽广的视野和壮丽的美感。诗人用"试问青铜未消蚀"一句,表达对亭子保存完好的期盼,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物质的腐蚀。最后一句"西湖得及此间无"则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向往,暗示了西湖之美难以超越。整首诗以景物的描绘和对亭子、西湖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美的追求。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描绘湖景、亭子和对西湖之美的向往,展现了喻良能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亭子和西湖的对比,凸显了西湖的独特魅力。整首诗意境优美,给人以宁静、恬淡的感受,使人感叹自然之美的壮丽和神秘。
留花翠幕,添香红袖,常恨情长春浅。南风吹酒玉虹翻,便忍听、离弦声断。乘鸾宝扇,凌波微步,好在清池凉馆。直饶书与荔枝来,问纤手、谁传冰_。
大儿九龄色清彻,骅骝作驹已汗血。小儿五岁气食牛,冰壶玉衡悬清秋。罢琴惆怅月照席,人生有情泪沾臆。离别不堪无限意,更为后会知何地。酒肉如山又一时,只今未醉已先悲。
凤城楼阁蔼春风,湖水绿平桥影红。蛱蝶倚花香梦暖,管弦声断夕阳中。
宦途日日与心违,人事纷纷任是非。却为游山置行李,渔家船舫道家衣。
瘦马倦行役,斜阳劝著鞭。野桥寒树亚,山店暮云连。退鹢风虽急,攀龙志已坚。路人休莫笑,百里有时贤。
高树风多,吹尔巢落。深蒿叶暖,宜尔依泊。莫近鸮类,蛛网亦恶。饮野田之清水,食野田之黄粟。深花中睡,ej土里浴。如此即全胜啄太仓之谷,而更穿人之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