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柳,花柳两个柔。
花片落时黏酒盏,柳条低处拂人头。
各自是风流。
江南月,如镜复如钩。
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
长是照离愁。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望江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望江南,
江南的柳树和花丛都是柔软的。
花瓣飘落时粘在酒杯上,
柳条低垂处轻拂人的头。
它们各自都有风流的姿态。
江南的月亮,
像一面镜子,又像一把弯钩。
像镜子那样不映红妆的面庞,
像弯钩那样不挂画帘的头。
它长久地照耀着离愁。
诗意:
《望江南》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江南的景色和月亮,表达了作者对江南风景和离别之情的思念之情。江南的柳树和花丛柔软婉约,给人以温柔的感觉;而江南的月亮则兼具明亮和曲折的特点,既像一面明亮的镜子,又像一把弯曲的钩子。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赏析:
《望江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江南的景色和氛围,通过对柳树、花丛、月亮的描绘,以及对酒盏、人头、红粉面和画帘头的对比,展示了江南的柔美和离愁之感。诗中的柳树和花丛,以及镜子和钩子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江南的风景和离别之情的复杂性。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这些景物与人情的表达相结合,使诗词更具意境和情感。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和离别之情,展示了作者对美的敏感和细腻的感受力。同时,通过对江南的景色和月亮的描写,诗人也隐含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离愁。这首诗词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价值,是欧阳修作品中的一颗明珠。
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
暗里修持做。不合名张露。却使人人转敬钦,所以难停住。谨对扶风诉。结伴关西去。卓个庵儿累行功,同步烟霞路。
共爱风泉淙玉涧,故人虽雨亦能来。琴床昨暮移高阁,茶灶经旬生绿苔。性懒边韶唯有睡,忧深王粲自多才。酒酣竞起思归兴,世难飘零心欲摧。
溅溅桐江濑,白石粲如语。上有子陵台,下瞰富春渚。高崖薄曾云,黄草没荒墅。俛怀汉中兴,四海归寰宇。征书诏遗逸,长揖觐当宁。咄咄吾子陵,而竟不下汝。握手道故交,言还谢明主。星文丽中天,风节超下土。悠然钓泽中,高风永终古。
凤楼帘卷鳌山对。
五载龙蟠虎踞间,峰头日月望狼山。归来筋力犹强健,野屐登临莫厌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