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晴好,日影漏些儿。
油菜花间蝴蝶舞,刺桐枝上鹁鸠啼。
闲坐看春犁。
黄公绍,宋元之际邵武(今属福建)人,字直翁。咸淳进士。入元不仕,隐居樵溪。著《古今韵会》、以《说文》为本,参考宋元以前字书、韵书,集字书训诂之大成,原书已佚,其同时人熊忠所编《古今韵会举要》中,略能见其大概。另有《在轩集》。
黄公绍,生卒年不详。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中进士,受职架阁官。邵武人李南叔收录严羽的诗和评辑为《沧浪吟》,黄公绍为这本书撰写序言,极力推荐,使这部名著特别是《沧浪诗话》得以广泛流传,蜚声中外。宋亡,他弃官返籍,筑室于今邵武市西樵岚溪畔,并以宋代名儒胡安国“心要在腔子里”为格言,把书室命名为“在轩”,以表明他专心致志于治学的志向。
黄公绍博洽古今,潜心著作。他精通“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约在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前,以《说文解字》为本,参考宋、元以前的字书、韵书,撰《古今韵会》,成为字书训诂集大成的著作。另与熊忠合编《古今韵会举要》。黄公绍生前著作很多,现仅存《在轩集》1卷,有文30篇,诗约28首。
《望江南》是宋代诗人黄公绍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思念江南好,阳光透过窗隙洒下微弱的光线。
油菜花丛中蝴蝶翩翩起舞,刺桐树枝上鹁鸠啼鸣。
我静坐着,欣赏春天的景色。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景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诗意和赏析的分析:
诗人首先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之情。江南地区以其秀美的自然景色和优美的人文环境而闻名,诗人远离江南后,对其美景产生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阳光透过窗户洒下微弱的光线,暗示诗人身处他乡,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这种微弱的光线也可以被视为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映照,折射出他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接着,诗人描绘了油菜花丛中蝴蝶翩翩起舞的景象,以及刺桐树枝上鹁鸠的啼鸣声。这些景物和声音都是江南春天的独特符号,展现了江南的生机和活力。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试图通过想象和回忆再现江南的美景,进一步增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诗人以闲坐观赏春天的景色作为结尾,表达了他静心欣赏自然美景的态度。这种宁静的姿态与他思念江南的情感相互映衬,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安详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绘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通过诗人的静坐欣赏,也传递了一种宁静与满足的心境。这首诗词既展示了江南的美丽风景,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绪,给人以愉悦和共鸣之感。
报道春归去,忙来看落红。岂知春不去,还在绿阴中。
十月颍水冰,问君行何为。行不顾斗米,自与五湖期。平生湖上游,幽事略能知。此後君最乐,穷年得游嬉。彩鲸抗波涛,风作鳞之而。鸣鼓上洞庭,笑看红橘垂。漠漠大梁下,黄沙吹酒旗。应怜故人愁,回首一相思。
巍然造化功,斡擘成岩豅。石顶滴清沥,洞深飕细风。我来畏暑间,憩此清冷中。缅怀二老调,逸思更无穷。
赏识元非易,登临政尔难。要须穷应接,宁可肆讥弹。胜践千年近,高风六月寒。由来炯水玉,固愈耀朱丹。
渐灼兰膏,覆满青烟罩地。簇宫花、撋荡纷委。万姓瞻仰,苒苒云龙香细。共稽首,同乐与,众方纪。
一叶落,天下秋。一尘起,大地收。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