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晴好,晨起望篱东。
毕竟阴晴排日子,大都行止听天公。
且住此山中。
黄公绍,宋元之际邵武(今属福建)人,字直翁。咸淳进士。入元不仕,隐居樵溪。著《古今韵会》、以《说文》为本,参考宋元以前字书、韵书,集字书训诂之大成,原书已佚,其同时人熊忠所编《古今韵会举要》中,略能见其大概。另有《在轩集》。
黄公绍,生卒年不详。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中进士,受职架阁官。邵武人李南叔收录严羽的诗和评辑为《沧浪吟》,黄公绍为这本书撰写序言,极力推荐,使这部名著特别是《沧浪诗话》得以广泛流传,蜚声中外。宋亡,他弃官返籍,筑室于今邵武市西樵岚溪畔,并以宋代名儒胡安国“心要在腔子里”为格言,把书室命名为“在轩”,以表明他专心致志于治学的志向。
黄公绍博洽古今,潜心著作。他精通“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约在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前,以《说文解字》为本,参考宋、元以前的字书、韵书,撰《古今韵会》,成为字书训诂集大成的著作。另与熊忠合编《古今韵会举要》。黄公绍生前著作很多,现仅存《在轩集》1卷,有文30篇,诗约28首。
诗词《望江南》是宋代黄公绍所作,下面是我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思念晴朗的天气,早晨起来向东望望。归根结底,阴晴天气的交替是由天公决定的。就暂时停在这山中吧。
诗意:
《望江南》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晴朗天气的思念之情。诗人在清晨起来,向东望望,期待看到晴朗的天空。他认为天气的阴晴变化是由天公所决定的,而人们只能顺应天命。最后,他选择在这座山中停留下来,等待天公的决定。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晴朗天气的向往和对自然的顺从态度。诗人通过描述早晨起来望向东方,展现出对阳光和明媚天气的渴望。他认为人们无法左右天气的变化,只能顺从自然的规律。最后两句"毕竟阴晴排日子,大都行止听天公。且住此山中"表达了作者选择在山中停留,等待命运的安排。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自然和命运的思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敬畏和顺从之情。
报道春归去,忙来看落红。岂知春不去,还在绿阴中。
十月颍水冰,问君行何为。行不顾斗米,自与五湖期。平生湖上游,幽事略能知。此後君最乐,穷年得游嬉。彩鲸抗波涛,风作鳞之而。鸣鼓上洞庭,笑看红橘垂。漠漠大梁下,黄沙吹酒旗。应怜故人愁,回首一相思。
巍然造化功,斡擘成岩豅。石顶滴清沥,洞深飕细风。我来畏暑间,憩此清冷中。缅怀二老调,逸思更无穷。
赏识元非易,登临政尔难。要须穷应接,宁可肆讥弹。胜践千年近,高风六月寒。由来炯水玉,固愈耀朱丹。
渐灼兰膏,覆满青烟罩地。簇宫花、撋荡纷委。万姓瞻仰,苒苒云龙香细。共稽首,同乐与,众方纪。
一叶落,天下秋。一尘起,大地收。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