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望山间西际寺》

闻说林间寺,攀萝一径斜。
有僧眠雪月,无客赏风花。
太室虚名在,方袍岁事赊。
空王无系著,破屋便传家。

作者介绍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爲秘书省正字。歷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守起属舍人,坐事免(《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权发遣吉州改知邵武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饶州任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记》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五)。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辑遗文爲《东牟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周必大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四卷。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二○《王元渤右史文集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王洋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东牟集》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望山间西际寺》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一座位于山间的寺庙,表达了作者对宁静与虚无的思考。

诗意:
《望山间西际寺》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冷漠和繁杂的厌倦之情。寺庙被描绘为一处幽静的地方,没有客人赏花,只有僧人在雪月之下安睡。太室(指皇室)的虚名已经不重要,官员们的岁月逝去,他们的官袍都已破旧。诗中暗含了一种对物质世界的超越追求,以及对人生虚妄的反思。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通过对山间寺庙的描写,诗人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一种宁静、深远的意境。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僧人和客人、太室和破屋的对比,突出了现实社会的虚妄和寺庙的宁静。诗中的雪月、风花等意象,更加增添了一种静谧、超脱的氛围。

整首诗表达了对尘世间繁华和功名利禄的冷漠态度,以及对人生虚无的思考。作者通过山间寺庙的形象,传达了一种对内心宁静和超脱的向往。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却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精妙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思索的氛围,给读者带来了对生活意义的深入思考。

  • 《汉寿城春望》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 《更漏子》

    玉箫闲,清韵咽。人倚画阑愁绝。云恼月,月羞云。半溪梅影昏。恨春风,萧散后。夜夜数残更漏。情悄悄,思依依。天寒一雁飞。

  •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曳履来登千仞峰,路分溪石夹烟丛。晚香消歇无寻处,尽在疏枝冷蕊中。

  • 《藏一山房》

    屋小书千古,身闲心五湖。从人笑迂阔,于道转清孤。涯涘观诗砚,阳春借酒壶。江边折黄菊,共感老头颅。

  • 《咏高丽石镫》

    窍石烛幽遐,虚明讵异纱。琢从箕子国,坰向竺王家。耿耿知悬烬,亭亭讶作花。定余神自照,经残漏欲赊。愿持明慧境,扬彩遍河沙。

  • 《溪行寄灵舒》

    滩恶过金水,波声远亦闻。诗同家信发,灯赂钓船分。数夜仍无月,看山半是云。又须登岸宿,囘望却思君。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