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王氏山居》

豆粥通幽径,松杉蔽野门。
眼空楼外碧,身落洞前村。
荷静风岩晓,梅开雪月昏。
环山书未卷,林薄鸟声喧。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王氏山居》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豆粥通幽径,松杉蔽野门。
这首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幽深的景象。诗人描述了一条通向山居的小路,路旁有一碗豆粥,象征着简朴的生活。茂密的松树和杉树掩映着山居的门户,给人一种隐居深山、与世隔绝的感觉。

眼空楼外碧,身落洞前村。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诗人眼前所见是一片辽阔的碧空,与山居相比,楼台高耸的景象似乎已经渺小不再重要。他感到自己的身世陷入了一个偏僻的村庄,意味着他已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安宁与宁静。

荷静风岩晓,梅开雪月昏。
在清晨的风中,荷叶静静地散发着清香。这景象让人联想到宁静而美好的山居生活。梅花在雪的映衬下盛开,月色昏暗,仿佛给人一种超脱尘俗的感觉。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清静、纯洁生活的向往。

环山书未卷,林薄鸟声喧。
诗的结尾,诗人提到自己还没有将周围山水之美尽情书写。山环绕着整个山居,山水环绕的美景引人入胜,而诗人却未能将这些景色完整地展示出来。林木稀疏,鸟儿的歌声此起彼伏,充满了山居的生机与活力。

通过《王氏山居》,袁说友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将山居的宁静、纯洁与自然之美相融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内心宁静与自由的渴望。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心灵净化和远离世俗的思想倾向。

  • 《次韵答贾耘老》

    五年一梦南司州,饥寒疾病为子忧。东来六月井无水,仰看古堰横奔牛。平生管鲍我知子,今日陈蔡谁従丘。夜航争渡泥水涩,牵挽直欲来瓜洲。自言嗜酒得风痺,故乡不敢居温柔。空将泛爱救沟壑,衰病不复従前乐。今年太守真卧龙,笑语炎天出冰雹。时低九尺苍须髯,过我三间小池阁。

  • 《七娘子》

    画堂银烛明如昼。见林宗、巾垫羞蓬首。针指花枝,线赊罗袖。须臾两带还依旧。劝君倒戴休令後。也不须、更漉渊明酒。宝箧深藏,浓香熏透。为经十指如葱手。

  • 《送梁交供备知莫州》

    猛士当令守四方,中原诸将近相望。一樽度日空闲暇,千骑临边自激昂。谈笑定先降虏使,诗书仍得靖戎行。君看宿将何承矩,安用摧锋百战场。

  • 《咏凤》

    千仞翱翔览德辉,成汤解网四灵归。梧桐欲下还惊去,悄悄饥鹰掠树飞。

  • 《僮有弹鹭置池上者予解其缚纵之而不去盖不饮》

    烟藤羃羃惊蛇蛰,雪羽飞飞群鹭集。相莜抱子林欲深,经始营巢茅未葺。衔枚适与恶少逢,落弹不虞奇祸及。毳残玉点偶赊死,颈曲银钩竟遭执。急呼解缚纵使归,胡自拘囚长竚立。白苹久失鸿雁洲,红豆不窥鹦鹉粒。申胥并日负秦庭,庄舄愁吟思越邑。云何垂翅但摧颓,岂欲言情辄於悒。

  • 《夜闻方响》

    方响闻时夜已深,声声敲著客愁心。不知正在谁家乐,月下犹疑是远砧。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