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望文脊怀瞿硎先生》

文脊山中姓已逃,江城争美少微高。
应知司马来窥鼎,便学春人去种桃。
海上音书断鸿雁,洞中吟啸伴猿猱。
鹿裘谁识先生志,却把虚词倚伏滔。

作品评述

望文脊怀瞿硎先生

文脊山中姓已逃,
江城争美少微高。
应知司马来窥鼎,
便学春人去种桃。
海上音书断鸿雁,
洞中吟啸伴猿猱。
鹿裘谁识先生志,
却把虚词倚伏滔。

中文译文:
怀念瞿硎先生
文脊山的姓氏已经消逝,
江城(即文人聚集的城市)争相以微高(指文采出众)自居。
应该知道司马来探听鼎(指权力和荣耀),
于是春天便学习去种桃花(指追求和享受美好的事物)。
海上音书无法传达给迁徙的鸿雁,
洞中吟唱只有猿猱陪伴。
鹿裘究竟有几人能够领悟先生的志向,
反而将虚词引为倚靠,傲视滔滔江水。

诗意:这首诗表达了对瞿硎先生的怀念和思考。瞿硎先生曾在文脊山居住,这里原本是文人才子们的聚集地。然而,姓氏已经渐渐消逝,文化声望的高低成为了城市中的竞争点。诗中提到司马(指官员)来到文脊山窥视权力和荣耀,而春天则学习去追求美好事物。由此刻画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追求的变化。诗的末句传达了一种思考,鹿裘是否有几人能够领悟瞿硎先生的追求和志向,而人们反而倚靠虚华的言辞来傲视滔滔不息的世事。

赏析:该诗通过描绘文脊山的变迁,反思了社会文化的变化和人们的价值取向。诗人以山水之景和有限的形象,传达了对瞿硎先生的怀念和对时代价值观的思考。通过对司马和春天的对比,表明了权力和物质追求的替代和冲突。诗的结尾以反问的形式,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即人们是否理解并追求真正的理想与志向。整体而言,该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以及对人与社会互动关系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历史和价值观念的思考和怀念之情。

  • 《贾人食言》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呼救命。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曰:"我富者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登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但予十金?"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捕鱼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

  • 《散花之室六言》

    无动现身说法,毗耶到处为家。谁识逢场作戏,从教现女散花。

  • 《林下得月以木阴蔽遮为恨》

    夏日思栽千树林,月明恨不扫寒阴。眼前物物皆如此,世事何能两遂心。

  • 《别梅》

    竹篱数掩傍鱼矶,万点梅花掠地飞。正喜巡檐来索笑,已悲临水送将归。影横月处愁空绝,子满枝时事更非。自古情锺在吾辈,尊前莫怪泪沾衣。

  • 《用十梅韵签冯簿》

    尝试评公诗,崖岸极孤绝。同僚笔可焚,后学巾宜折。

  • 《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己亥七月初一作 之一》

    龙虎新军旧羽林,八公草木气森森。楼船荡日三江涌,石马嘶风九域阴。扫穴金陵还地肺,埋胡紫塞慰天心。长干女唱平辽曲,万户秋声息捣砧。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