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山相蝉聊,万景归宇下。
来波澹天末,归雾灭岩罅。
凄凄草色繁,肃肃桂丛亚。
吾人愧攸馆,仙属冀来舍。
某闻望之补郡,常雅意于本朝;长孺爲郎,每注情于禁闼。皆欲恢明景化,徽序懿纲。宣硕惠于政经,奉清光于昼接。前闻尽在,茂躅可徵。恭惟学士淑问熙朝,英猷秀世。颁条列土,重季布之股肱;陪议外庭,凑吾丘之智略。果膺绿诏,入觐紫宸。盖丕绩以上闻,表清衷之弥属。饬东方之骑,飞鞚载严;趣舍人之装,輶轩既御。而某夙叨恩纪,敢嘿颂声。才愧巴人,莫预弥高之唱;惠同嘉树,愿赓勿剪之谣。谨斋沐成七言四韵送行诗三章,缮写捧诣客次,祗候陈献。理非逮意,言且无文,甫成怫悦之辞,少系中和之作。
《望仙亭》是宋代诗人宋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淮山相蝉聊,万景归宇下。
来波澹天末,归雾灭岩罅。
凄凄草色繁,肃肃桂丛亚。
吾人愧攸馆,仙属冀来舍。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在望仙亭上观赏自然景色时的心情和感受。诗人通过描写淮山上蝉鸣的声音、万物景色回归宇宙的景象,以及远处波浪平静、归雾遮掩山岩裂缝的景象,表达了自然的宁静和神秘。诗人还描述了草木葱茏、桂树丛生的景象,以及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愧疚,期待仙人能够降临。
赏析:
《望仙亭》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展现了宋祁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仙境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淮山相蝉聊”中的“相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蝉鸣的声音,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万景归宇下”则表达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回归到宇宙之中的意境。通过描绘远处波浪平静、归雾遮掩山岩裂缝的景象,诗人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超越凡俗的力量。
诗中的“凄凄草色繁,肃肃桂丛亚”描绘了草木茂盛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而诗人在最后两句“吾人愧攸馆,仙属冀来舍”中表达了自己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的渺小和愧疚,同时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期待。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越尘世的向往,给人以宁静、神秘和思索的感觉。
闲居顾合亲杯勺,醉后无人怪疎略。所嗟故旧不可同,往往茅斋成独酌。儿曹痴疾故我问,问我嗜此有何乐。那知是乡疆场宽。南北东西无住著。自应只觅睡昏昏,不肯留计绶若若。浮生倏忽许事,今是何必还须昨。粗能适意效陶阮,底用策勋追卫霍。比年多病苦羸劣,暇日关心惟裹药。誓
诗书穷生灯,功名平生心。辛勤莺迁乔,哀鸣猿投林。兰膏谁为容,朱弦无知音。安能如蜉蝣,随时安其阴。
蓬蒿频岁掩乡关,再喜相逢一破颜。游子年华红叶老,幽人风味白云閒。那知箧裹书成后,犹作溪边兴尽还。流落天涯俱避地,念君更入万重山。
草著愁烟似不春,晚莺哀怨问行人。须知一种埋香骨,犹胜昭君作虏尘。
冰肤绰约活神仙,天上吹香几许年。见说额妆人去后,低头无语懒春妍。
开国桐乡已白头,国人谁复记前游。故情但有吴塘水,转入东江向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