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望夕》

一点射窗明已足,三更当户意慵看。
竹篱茅舍心安处,不羡乘风到广寒。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望夕》是宋代陈宓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淡泊心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译文:
一点射窗明已足,
三更当户意慵看。
竹篱茅舍心安处,
不羡乘风到广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道夜晚时分,诗人坐在窗前,只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了他的窗户。然而,尽管已经很晚了,诗人并没有心思去看窗外的景色。他坐在竹篱和茅舍之间,心灵得到了平静和安宁。他并不羡慕那些乘着风云去仙境广寒的人。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人借夜晚的安静环境,表达了他对尘世繁华的超脱和内心的宁静。他不需要外界的喧嚣和名利,只需一间简朴的茅舍和一片竹篱,就能找到内心的安宁和满足。他对仙境的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羡慕,而是对一种超越尘世的心灵归宿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约的词句表达了深远的意境,展示了诗人的超脱情怀和对安宁生活的追求。它呼应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闲适生活和归隐山水的主题,体现了陈宓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心态。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