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悰挽不来,愁思推不去。
达人方寸地,固自有乐处。
得非山林欤,或用诗酒故。
一朝不在眼,便觉少佳趣。
人言颜子乐,瓢饮映蔬茹。
何曾梦见渠,浪自起欣慕。
此君与天游,于物初不寓。
携持小斋名,扁榜随所住。
要知真乐事,未省离跬步。
我亦欲睎颜,从君尚能屡。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王岩起乐斋》是宋代曾几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王岩起乐斋》
欢悰挽不来,愁思推不去。
达人方寸地,固自有乐处。
得非山林欤,或用诗酒故。
一朝不在眼,便觉少佳趣。
人言颜子乐,瓢饮映蔬茹。
何曾梦见渠,浪自起欣慕。
此君与天游,于物初不寓。
携持小斋名,扁榜随所住。
要知真乐事,未省离跬步。
我亦欲睎颜,从君尚能屡。
中文译文:
欢愉难以挽回,忧思难以驱逐。
智者在一方寸之地,自有自己的乐趣。
难道只能在山林中吗?或者用诗歌和美酒来寻欢作乐。
一旦离开了这一切,便感觉少了些美好的趣味。
人们说颜子(古代文人)很快乐,他用瓢饮着映照着蔬菜和草木。
我从未梦见过那种境界,只是自然而然地起了向往之情。
这位朋友与天地自由徜徉,对物质的追求并不满足。
他随身携带着一个名为“乐斋”的小屋,扁担上挂着住处的名字。
要知道真正的快乐之事,还未曾体会离开一步的重要性。
我也希望能够向这位朋友学习,尽管在这方面他已经屡有所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曾几对自我修养和追求真正快乐的思考。诗中提到了一个名叫王岩的朋友,他能够在繁杂的世事中保持淡泊和自在,用诗歌、酒和山林来寻找自己的快乐。诗人羡慕他的境界,认为自己还未能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之道。
诗中的"欢悰"和"愁思"代表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欢乐和忧愁,而诗人却认为这些感受是暂时的,不足以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诗人通过对王岩的描写,表达了对于追求内心真正的快乐和自由的向往。他认为真正的乐趣不在于物质的追逐,而是在于内心的宁静和对于自然的感悟。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王岩的赞美和羡慕,展现了对于追求真正快乐和自在的追求。诗人希望通过与这位朋友的交往,能够在追求内心真正乐事的道路上有所领悟。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饥蚕未得食,宛转不自持。食蚕声如雨,但食无复知。老蚕不复食,矫首有所思。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蜻蜓飞翾翾,向空无所著。忽然逢飞蚊,验尔饥火作。一饱困竹稍,凝然反冥寞。若无饥渴患,何贵一箪乐。
日净岚光上,山藏野意添。海潮来隐几,越岫巧当帘。绝俗宜招隐,论诗未属厌。居虽朝市近,事事见安恬。
泮水题名记,灵光独此翁。褎衣雋曼倩,折角郭林宗。湖海襟期别,风涛患难同。斯人宁复得,些罢涕无从。
火云影裡一叶落,玉鉴光中便见秋。一任秋来又秋去,大江依旧向东流。无变易,有来由。塞鸿何处,白鹭沧洲。数声渔笛烟村晚,狼籍断霞闲钓舟。
如椽老笔健文章,枉对槐间雁鹜行。只共低头了官事,忽惊举手劝离觞。百年可落尘埃梦,一瓣曾薰知见香。珍重平生安东法,穷通何地不徜徉。
大雪满长安,春来特地寒。新年头佛法,一点不相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