滟滟冰轮林上头,烟锁雾敛桂花浮。
要看夜静天如水,莫遣疏帘不上钩。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歷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干道七年(一一七一),爲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望月台》
朝代:宋代
作者:喻良能
滟滟冰轮林上头,
烟锁雾敛桂花浮。
要看夜静天如水,
莫遣疏帘不上钩。
【中文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冰冷的林间,
烟雾缭绕,雾气弥漫,桂花飘浮其间。
渴望欣赏宁静的夜空,宛如平静的水面,
不要让松散的窗帘阻挡住视线。
【诗意与赏析】
《望月台》是宋代文人喻良能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词。它以简明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表达了对夜空和月光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渴望。
诗的开篇,“滟滟冰轮林上头”,形容月光如轮般洒落在冰冷的林间。这里的“滟滟”表达了月光的明亮和闪烁的特点,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冰轮”则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圆形,与冰相连,增加了冷凉的氛围。整个景象给人以冷静、宁静的感受。
接着,“烟锁雾敛桂花浮”,通过运用烟雾、雾气和桂花等意象,将月光的明亮与夜晚的朦胧相结合。烟雾和雾气的出现,弥散在桂花之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朦胧、迷离。这种模糊的美感给人以神秘、梦幻的感觉,也进一步凸显了作者对夜晚的渴望。
接下来,“要看夜静天如水”,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夜空的渴望。这里的“夜静”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追求,他希望能够欣赏到一片宁静的夜空。将夜空比作水面,强调了其平静如镜的特点,给人以一种澄澈、安详的感觉。
最后一句,“莫遣疏帘不上钩”,表达了作者对窗帘的期望。他希望窗帘能被拉起,不要阻挡他观赏夜空的视线。这句话既是对外在环境的期待,也暗示了内心的渴望能够得到满足。
整首诗词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夜空和月光的美好向往。通过清新的意象、柔和的笔调和内心的表达,喻良能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安静、神秘的诗意氛围,让读者沉浸其中,领略自然之美和内心的悸动。
山前一片闲田地,无意求之却宛然。几许风光都买尽,不曾费著一文钱。
酸寒孟夫子,苦爱老叉诗。生涩有百篇,谓是琼瑶辞。百篇非所长,忧来豁穷悲。唯有刚肠铁,百炼不柔亏。退之何可骂,东野何可欺。文王已云没,谁顾好爵縻。生死守一丘,宁计饱与饥。万事付杯酒,从人笑狂痴。
闲居静侣偶相招,小饮初酣琴欲调。我正风前弄秋思,君应天上听云韶。时和始见陶钧力,物遂方知盛圣朝。双凤栖梧鱼在藻,飞沈随分各逍遥。
辅政无功日歉然,佳时攽赉屡传宣。已蒙授粲仍分茗,既荷贻牟更击鲜。酒号流香盛宝榼,烛然新火散青烟。孙儿不识君恩重,但觅东宫则剧钱。
学诗浑似学参禅,头上安头不足传。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
面骨峥嵘鬓欲疏,退藏只合卧蜗庐。自嫌尚有人间意,射雉归来夜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