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望云涯引》

秋容江上,岸花老,苹洲白。
露湿蒹葭,浦屿渐增寒色。
闲渔唱晚,鹜雁惊飞处,映远碛。
数点轻帆,送天际归客。
凤台人散,漫回首。
沈消息。
素鲤无凭,楼上暮云凝碧。
时向西风下,认远笛。
宋玉悲怀,未信金樽消得。

作者介绍

李甲,字景元,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善画翎毛,兼工写竹。见《画继》卷三、《画史会要》卷二。《宋诗纪事补遗》中曾记述,李景元在元符(1098—1100)年间曾任武康县令;词存九首,见《乐府雅词》卷下。

作品评述

《望云涯引》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甲。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秋天的江水上,岸边的花已经凋谢,苹洲的白雾笼罩着。露水湿润了芦苇,浦屿上渐渐增添了寒意。闲散的渔人唱起晚歌,鹜鸭和雁鸟被惊起,映照在远处的旷野上。几艘轻盈的帆船,送着客人驶向天际。凤台上的人已经散去,我漫不经心地回首,心中沉浸在思念之中。素白的鲤鱼没有消息传来,楼上的暮云凝结成碧色。时光在西风的吹拂下流逝,我依稀听到远处笛声。宋玉(古代文学家)的悲伤和忧愁,始终无法消散。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江畔的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感受。江水上飘荡着秋意,花已经凋谢,白雾弥漫。作者观察到湿润的芦苇和寒意渐浓的浦屿,渔人嬉闹的声音和鸟群的惊飞都映照在远处的碧野之上。诗中出现了送别归客的场景,表达了离别之情。最后,作者回首凤台,却只有沉重的思念和无法得到消息的忧虑,暮云凝碧的景色让他更加感受到时光的流逝。诗中还穿插了对宋玉悲伤和忧愁的提及,突显了作者对逝去的时光和遥远的人事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江水、花草、雾气等元素,展现了秋天的凄凉之美。诗人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江畔,感受到秋天的寂静和凉意。诗人通过写景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别离和时光流逝的思考和忧伤之情。最后一句提及宋玉,更加增添了凄凉和忧愁的氛围,使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深沉的意味。

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李甲诗人的才华和对生活的感悟。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通过细腻的描写感受到秋天的凉意和江畔的寂静,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思绪和忧伤之情。整首诗将人与自然、人与时光的关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迁谪江表久未归》

    一自经放逐,裴回无所从。便为寒山云,不得随飞龙。名岂不欲保,归岂不欲早。苟无三月资,难适千里道。离心与羁思,终日常草草。人生年几齐,忧苦即先老。谁能假羽翼,使我畅怀抱。

  • 《宣公祠》

    相唐德丛复兴隆,仁义条陈百奏中。正欲谏君今别驾,延龄更不念孤忠。

  • 《送程建用宣德西归》

    昔与君同巷,参差对柴荆。艰难奉老母,弦歌教诸生。藜藿饱臧获,布褐均弟兄。贫贱理则穷,礼义日益明。我亲本知道,家有月旦评。逡巡户牖间,时闻叹息声。善恶不可诬,孝弟神所听。我见此家人,处约能和平。它年彼君子,岂复地上行。尔来三十年,遗语空自惊。松阡映天末,苦泪

  • 《有感》

    一蝗东方来,孕子九十九。未出婪酣肚,已办馋{左饣右崇}口。漫天自成幕,扫地不用帚。一朝霜风寒,何处弄百丑。

  • 《十虫吟》

    虫有卖油公,什伍处阴湿。长脚如蠨蛸,爱莫能助细走不及。儿童反接之,邀其吐微汗。所挟虽不多,坐此遭攟拾。

  • 《句》

    家里已无回日信,路边空有望乡牌。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