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偶成雨,方喜慰愁苦。
虽能敛尘土,不能救禾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望雨》是宋代学者邵雍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久旱偶成雨,方喜慰愁苦。
虽能敛尘土,不能救禾黍。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场久旱之后终于下起了雨。诗人心情愉悦地表示,雨水的降临为人们带来了慰藉,解除了他们的忧愁和苦难。然而,尽管雨水能够洗去尘土,却无法挽救禾稻和谷物的凋零。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雨水的期盼和对人们困境的同情。它展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依赖,以及对干旱所带来困境的深切感受。
首句“久旱偶成雨”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告诉读者,在长时间的干旱之后,终于下起了雨。这里的“久旱”暗示了人们长期以来的苦难和希望,而“偶成雨”则表达了突然降临的雨水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安慰。
第二句“方喜慰愁苦”进一步强调了雨水带来的喜悦和慰藉。人们在干旱中经历了无数的焦虑和痛苦,当雨水降临时,他们终于得到了解脱,心情愉悦。
然而,最后两句“虽能敛尘土,不能救禾黍”表达了作者的深切遗憾。雨水虽然能够洗去尘土,但却无法挽救已经凋零的禾稻和谷物。这里,禾黍被用来代指人们的生活和农田的收成,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干旱带来的损失和痛苦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简约的表达方式,通过对极端自然现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人们遭遇困境的同情和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它呈现了宋代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干旱问题,以及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和期盼。
释氏禅经律论,儒家传记诗书。老君三六部真符。止论一心两字。了得一明心地,诸余土苴何须。忘形忘气总归虚。到此实非譬喻。
一叶落,天下秋,几人於此辨来由。衲僧冷地呵呵笑,南岳天台拄杖头。
宽作三年别,安知四序迁。可怜容鬓改,人有几三年。
叠玉连珠弃草根,仙游应逐马嵬魂。孤坟掩夜香初冷,几帐留春被尚温。佳丽总伤身薄命,艰危未负主多恩。争妍无复呈歌舞,寂寂苍苔锁院门。
只言梅信末,不柰此愁何。莫待一枝折,撩人愁更多。
竹萌何处在,石笋眼中青。乞取分幽径,难忘玉笋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