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头上一如来,一一如来鼻孔开。
把得这般刀在手,剪教断了唤教回。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为禅悟剪发偈》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我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毛头上一如来,
一一如来鼻孔开。
把得这般刀在手,
剪教断了唤教回。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禅师在为人剃发的过程中,体悟到了佛法的深刻含义。诗中的“一毛头上一如来”表达了禅师将剃发的人的头发视为佛陀的化身,认识到一切众生都具备佛性。而“一一如来鼻孔开”则意味着禅师通过触摸、剪发的动作,唤起了对佛法的领悟和感悟。最后两句诗“把得这般刀在手,剪教断了唤教回”传达了禅师通过剃发的行为,将人们从尘世的纷扰中解脱出来,让他们重新回归佛教的追求和修行。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揭示了禅师在剪发的过程中所体悟到的宗教意义。通过将剃发的人的头发与如来相对应,禅师传达了一种超越形而上的思想,强调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的观念。而通过剃发的动作,禅师唤起了自己和剃发者对佛法的深入思考和领悟,剃发成为了一种仪式化的行为,象征着对尘世的舍弃和对佛教信仰的坚守。
这首诗词虽然短小,但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传达了深刻的禅宗思想。它表达了佛教中重要的观念,即众生皆具佛性,通过舍弃尘世的束缚,可以实现内心的解脱和超越。同时,诗词也反映了宋代禅宗对于修行的重视,强调通过实际行动来追求宗教境界的实现。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思想,是一首具有禅宗特色的精彩之作。
辰日宜种瓜。
路转欹桥曲,阴阴石磴低。此藤藟碧树,红叶绣清溪。草露明侵径,秋香暗刺衣。前兴不声好,欲趁钓鱼矶。
心藏隐奥最难知,出入无时不可羁。须向动时牢把住,莫教失却便支离。
竹屋已三间,花迳旋一新。芳苞束碎锦,细草铺柔茵。曾悟顺动豫,岂叹云雷屯。个中足俛仰,世上谁经纶。
久矣望来使,潸然开讣书。两家通绝谱,千里泣灵车。亦悟古皆死,所悲天祝余。泉扃生气在,故不羡曹蜍。
忆昨参戎幕,交情子独真。共为关塞客,各负水云身。迹远金闺籍,衣沾玉垒尘。雕鞍暮横槊,锦幄晓行春。隐几军书断,登楼陇月新。鸣笳孤障底,落雁古河滨。鲁酒寒醅薄,燕姬翠黛嚬。沙场供写睇,戍角解伤神。白首投南国,青冥望北辰。山林方自屏,鸡黍复相亲。道旧嗟游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