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县干戈满,何人不念归。
死生虽有命,进退合知几。
岩壑空摇颊,尘埃少拂衣。
吾今同一辙,惭负故山薇。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未归》是宋代诗人郭印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未归》
宇县干戈满,
何人不念归。
死生虽有命,
进退合知几。
岩壑空摇颊,
尘埃少拂衣。
吾今同一辙,
惭负故山薇。
译文:
战争笼罩了宇县,
谁不思念归乡。
生死虽然注定,
进退之道却由自己决定几何。
山岩峡谷无人共悲,
尘埃很少沾染衣裳。
我如今与往昔一样,
羞愧辜负了故乡的薇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战乱的背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痛苦感受。诗的开头宇县干戈满,意味着战争的残酷已经笼罩了整个地方,人们都难以回到家乡。然而,诗人却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够不思念归乡呢?这是对人们对家园的深深眷恋之情的反问。
诗中表达了生死对命运的影响,然而诗人强调进退的决定权在个人手中,自己掌握着自己的命运。进退合知几,意味着在战乱之中,个人的选择和决定是至关重要的。
接着,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描绘了战争中的景象。岩壑空摇颊,尘埃少拂衣,表现了战火纷飞的凄惨景象,以及诗人身处其中的无助和迷茫。山岩峡谷无人共悲,强调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两句“吾今同一辙,惭负故山薇”,诗人表达了自己与故乡的薇草一样,同样经历了战乱的摧残。他深感愧疚,对于无法保护和守护故乡的薇草,他感到自责和懊悔。
整首诗词以简约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带来的痛苦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人传递了对于和平与家园的珍惜与渴望。
赫赫皇运,明明太宗。四{左阝右奥}咸暨,一变时雍。睿文炳焕,圣德温恭。千龄万祀,永播笙镛。
可怜谁家妇。缘流洗素足。明月在云间。迢迢不可得。
万事纷纷醉即休,无功可作酒泉侯。谁能载取千缸去,且向舟中打拍浮。
轩冕初期咳唾收,一官白首叹淹留。已嗟游宦骞腾晚,遽遗功名取次休。中寿不令周甲子,遗编曾拟传春秋。未应埋没随黄壤,定作骑鲸汗漫游。
唐贤存雅制,诗笔仰防闲。递去权应紧,封回债已还。带班犹恐俗,和节不妨山。酒箧将书簏,谁言季孟间。
画角听时恨最深,戍楼偏在女墙阴。声寒恐有新霜落,意远未随红日沉。凉月一天孤雁影,秋风万里狂夫心。连宵只解搜诗意,哀怨何曾动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