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连沧海,孤城带渭河。
行人俱汉语,舟子半吴歌。
野草惊秋短,鲂鱼出水多。
只怜乡国远,处处有胡笳。
《渭河道中 其一》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渭河道中的景色和人物,表达了对乡国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平地连沧海,孤城带渭河。
行人俱汉语,舟子半吴歌。
野草惊秋短,鲂鱼出水多。
只怜乡国远,处处有胡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渭河道中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平地与沧海相连、孤城与渭河相伴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辽阔。行人们都说汉语,舟子们唱着吴歌,表达了这个地方的繁华和活力。
诗中提到的野草惊秋短,鲂鱼出水多,揭示了秋天的到来,野草渐渐凋零,而鲂鱼则频繁地跃出水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也暗示了人事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两句“只怜乡国远,处处有胡笳”,表达了诗人对乡国的思念之情。诗人身处异乡,对远离家乡的人们充满同情和怜悯之情。胡笳是胡人的乐器,这里用来象征异域的音乐和文化,意味着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乡愁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渭河道中的景色和人物,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乡国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慨。这首诗词既展示了元代诗人王冕的才华,也传递了人们对家乡和生命的深情。
宝洞然香罢,山堂问话中。日将秋共淡,心与境浑空。弹指看浮世,披襟纳远风。因知宴坐者,白首乐无穷。
澄江杳杳映千峰,坐夏岩房一望中。昼讲疏钟清度越,夜吟残月冷垂空。扫轩静避阶稜藓,销暑闲当竹罅风。顾我相怀未能去,水边斜日照梧桐。
新凉时节城南住。灯火诵鲁国尼父。到秋来宋玉生悲,不赋高唐云雨。一声声只在芭蕉,断送别离人去。甚河桥柳树全疏,恨正在长亭短处。
同居一坞中,只隔水西东。林近书灯露,溪回酒舫通。放凫长合队,移竹每分丛。只恐君征起,难期作两翁。
一路机先滑似苔,葛藤窠里出头来。等闲击著火星迸,堆得大唐人眼开。
世间无物可罗笼,独立嵯峨万仞峰。忽若有人猛推落,腾身云外不留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