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闻伐石旋诛茅,已见高堂荫乐郊。
百里湖山供眼界,满城桃李动春梢。
寒梅过尽看成实,乳燕飞来欲定巢。
何日登临閒信马,路边人复少年嘲。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为彭积甫题熙春堂》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似闻伐石旋诛茅,
已见高堂荫乐郊。
百里湖山供眼界,
满城桃李动春梢。
寒梅过尽看成实,
乳燕飞来欲定巢。
何日登临閒信马,
路边人复少年嘲。
诗意:
这首诗词以抒发诗人对彭积甫熙春堂的题咏之情。诗人听说彭积甫已经伐石修建高堂,并享受着郊外的乐趣。远近百里的湖山呈现在他的眼前,满城的桃李花开动人春意。寒梅已经开花凋谢,果实成熟,乳燕飞来,欲在高堂定巢。诗人期待着何时能够驾驭骏马登临高堂,与彭积甫一同欣赏风景,而路边的行人也不再嘲笑他们,仿佛回到了年少时的无忧无虑之时。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线,展现了丰富的春意和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描写湖山、桃李、寒梅和乳燕等元素,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景观丰富多样的赞美之情。诗中的高堂和熙春堂象征着彭积甫的富贵与享受,与自然景色相互映衬,突显了它们的壮丽和美好。
诗人渴望与彭积甫一同登高远眺,感受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对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路边人复少年嘲”一句,则反衬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希望摆脱琐碎和束缚,追求自由和宁静。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凸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构建了一幅充满诗意和美感的画面。
古刀寒锋青槭槭,少年交结平陵客。求之时代不可知,千痕万穴如星离。重叠泥沙更剥落,纵横鳞甲相参差。古物有灵知所适,貂裘拂之横广席。阴森白日掩云虹,错落池光动金碧。知君宝此夸绝代,求之不得心常爱。厌见今时绕指柔,片锋折刃犹堪佩。高山成谷苍海填,英豪埋没谁所捐。
心间事,说与他。动不动早言两罢。罢字儿碜可可你道是耍,我心里怕那不怕?
老圃夺天时,马通为煦妪。四月彼种瓜,五月此卖瓠。阳陂与粪壤,功力且异趣。瓜迟瓠何早,岂不同雨露。速利乃在人,争先无晚暮。
早魃争攘袂,群龙仅守龛。云峰疑燎火,天色转澄蓝。甘露元同注,丛林莫遍参。新来焦渴甚,无梦到沉酣。
雨馀叠巘浮空,望中秀色仙都是。洞天未锁,人间春老,玉妃曾坠。锦瑟繁弦,凤箫清响,九霄歌吹。问分香旧事,刘郎去後,知谁伴、风前醉。回首暝烟千里。但纷纷、落红如泪。多情易老,青鸾何许,诗成谁寄。斗转参横,半帘花影,一溪寒水。怅飞凫路杳,行云梦断,有三峰翠。
富池遡流上,险在登官船。浮动不堪伏,薄命危丝悬。枫叶舞片轻,芦花袅漪鲜。晚景自可写,肯想涛头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