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刘敞(一○一九~一○六八),字原父,或作原甫,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皇祐三年(一○五一),迁太子中允、直集贤院。至和元年(一○五四),迁右正言、知制诰。二年,奉使契丹。三年,出知扬州。岁余,迁起居舍人徙知郓州、兼京东西路安抚使。旋召还纠察在京刑狱。嘉祐四年(一○五九),知贡举。五年,以翰林侍读学士充永兴军路安抚使、兼知永兴军府事。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改集贤院学士、恒南京留守司御史臺。神宗熙宁元年卒于官,年五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有《公是集》七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五十四卷,其中诗二十七卷。《宋史》卷三一九有传。 刘敞诗,以青武英殿聚珍版《公是集》(福建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所收六卷本(简称名贤本)、《宋百家诗存》所收一卷本(简称诗存本)、不分卷明抄本(简称明抄本)、清干隆十五年刘氏刊四卷本(简称刘本)。并酌採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清光绪二十五年广雅书局刻本(简称广雅本),与底本同一系统,偶有异文,亦予出校。新辑得的集外诗编爲第二八卷。
《微雨登城二首》是宋代刘敞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微雨登城二首
雨映寒空半有无,
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
一片江南水墨图。
译文:
微细的雨映照着寒冷的天空,时有时无。
重重楼阁静静地依偎在城市的角落。
浅深的山色和高低的树木,
构成了一幅江南水墨画般的景象。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微雨中登城的景象,展示了江南地区独特的自然美景。雨水映照着寒冷的天空,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雨的存在时有时无,增加了诗中景色的柔和和神秘感。重重楼阁静静地依偎在城市的角落,形成了一种恬静的氛围。山色的浅深和树木的高低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绘画般的江南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微雨中的城市景象,展现了江南地区特有的水乡风情。通过雨水的映照,传递出一种柔和、含蓄的美感。重楼闲上倚城隅,表现出城市建筑的厚重与静谧,与自然景色相映成趣。诗中山色的浅深和树木的高低差异,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山水特色,构成了一幅水墨画般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遐想。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人文建筑相结合,展现出江南地区独特的韵味和美感。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雨水带来的清新和宁静,以及江南地区独特的山水风光,体味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山云如练静,水云如鹤飞。细观聚散间,动静皆天机。是物本无心,出处不可期。我亦尝出岫,不雨竟空归。师今恐云去,密密关窗扉。收卷成坐卧,补缀为衲衣。此中有深意,宴坐添炉霏。
全真闭户魏不琢,二纪怡然外世荣。留得诗名皮陆集,到君句法有余清。
蓬莱有个李八伯,一对眼睛如漆黑。且莫错认定盘星。
日下四山阴,山庭岚气侵。牛羊归径险,鸟雀聚枝深。正枕当星剑,收书动玉琴。半扉开烛影,欲掩见清砧。
望欢城南头,览取别时路。路边有深井,井上有双树。树有东西枝,枝叶尽相附。去年东枝荣,今年西枝悴。年年望树枝,树发行人归。
决科遄入幕,更秩遂登朝。龙化无重浪,鹏抟即九霄。仙凡端有命,一壤一何辽。愿踵门庭盛,勋庸日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