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似梦游,曾将诗句结风流。
偶助笑歌嘲阿软,可知传诵到通州。
昔教红袖佳人唱,今遣青衫司马愁。
惆怅又闻题处所,雨淋江馆破墙头。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微之到通州日授馆未安见尘壁间有数行字读之…因酬长句》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长久以来的诗句流传和传颂的情景,以及他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和感慨。
中文译文:
微之到通州日授馆未安,
见尘壁间有数行字读之。
因酬长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作者自己的视角,回顾了十五年前创作的一些诗句,这些诗句曾经在文人雅士之间传播和流传。作者在通州的旅途中,到达一个尚未安顿的馆舍,发现墙壁上有几行字,于是以这些字为契机,回应了过去的诗句。
诗中提到作者曾经以自己的诗句助人一笑,嘲笑了一个叫阿软的人,现在却可以知道这些诗句传颂到了通州。这里描绘了过去的情景,以及作者在当下得知自己的诗句流传开来所产生的感慨。
接着,诗中提到过去曾经教导着红袖佳人唱诗,而现在却让穿着青衫的司马感到愁苦。这也是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通过描述红袖佳人和青衫司马的不同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叹和忧愁。
最后,诗中提到作者又听到了有人题诗的地方,但是江馆已经破损了,墙头雨水淋湿了这些题字。这描绘了岁月流转中的变迁和破败,也透露出作者对逝去的时光和美好的怀念。
整首诗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过去和现在的反思和思考,通过描述诗句的传颂、人物的遭遇以及墙头题字的破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深深感慨。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忽忆东朐为客日,壮心初见水云乡。岛夷居处邻荒服,潮水来时杂海商。卧看苍溟围大块,坐观红日出扶桑。虚生虚死人何限,男子之称不易当。
侵星发徂辆,悠悠即长路。家人前致词,问我将焉赴。躬耕苦旱干,何以资朝暮。衣食事奔走,晨寒犯霜露。枫林号夜乌,宿草栖寒兔。轻烟动虚里,崩沙依浅渡。凄凄浮客心,黯黯长天雾。逍遥思孔桴,濩落嗟庄瓠。去去返蓬蒿,脱粟安所素。
两两三三溪上童,口吹麦叶送迎翁。花间缓步阴阴日,柳畔閒行款款风。山鸟何愁头也白,野棠无愧面能红。太平五十年前过,烦恼今知万境空。
十指中央了五行,说人休咎见前生。我来本乞真消息,却怕呵钱卦欲成。
出宿金尊掩,从公玉帐新。依依向馀照,远远隔芳尘。细草翻惊雁,残花伴醉人。杨朱不用劝,只是更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