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高节昭流俗,未应名宦能羁束。
归来卜筑傍泉石,洒落轩楹照山谷。
外罗君子六千人,中有插架三万轴。
我尝一日坐其间,至今清兴犹堪掬。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歷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干道七年(一一七一),爲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为周提宫题尚友堂》是宋代喻良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先生高洁的品德在世人中闪耀,
从未被名利所束缚。
归来后,选址在泉水旁边的石头上建造房屋,
阳光洒落在房屋的柱廊上,照亮着山谷。
外面挂着许多文物,有六千卷君子之作,
而内部更是陈列着三万卷插图的书籍。
我曾有一天坐在其中,至今仍能感受到那份清雅和欢乐。
诗意:
《为周提宫题尚友堂》以描绘周提宫书堂的景象为主题,通过描述喻良能先生的高尚品德和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闲适清雅的追求和对学问的热爱。诗人通过描绘书堂内外的景物,展现了深深的学者情怀和对文化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墨勾勒出了周提宫书堂的场景,虽然没有直接描写书堂的建筑和陈设,但透过诗人的感受和情感,读者可以想象出一个宁静雅致的书斋景象。诗中的"归来"二字,暗示了诗人离开尘嚣,返璞归真的心境。"高节昭流俗"表达了诗人高洁的品德和超脱于尘世的态度,"未应名宦能羁束"则表明他不愿受名利的束缚。"洒落轩楹照山谷"描绘了阳光洒在房屋柱廊上的景象,给人一种明亮、通透的感觉。"外罗君子六千人,中有插架三万轴"描述了书堂内外挂着的文物数量庞大,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最后,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坐在书堂中的情景,表达了对那份清雅和欢乐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书堂的景象,凸显了诗人崇尚高洁品德、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学问和文化的热爱。通过诗人真挚的情感和对清雅生活的追求,使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欢愉。
把兄嫂,好供养。更是我见在父母,谁人敢向。这里却有个王三,更朝夕思想。哥哥嫂嫂休悒怏。休烦恼、好把心来涤荡。*名香,三教俱看,得善芽增长。
寒溪水痕落,怪石千万状。须防游屐滑,不碍钓舟漾。安得平若席,卧看孤月上。
菁江十里路逶迟,两岸平畴接翠微。赢得闲中乘画舫,随潮西上趁潮归。
江南龙节水为乡,水不纯阴又半阳。一片湖光共深浅,两般泉脉异温凉。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荔枝叶底暑阴清,已有新蝉一两声。荷露柳风餐未饱,怪来学语不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