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罪书勋令不常,争教为帝与为王。
十年小怨诛桓邵,一檄深雠怨孔璋。
在井蛰龙如屈伏,食槽骄马忽腾骧。
奸雄事过分明见,英识空怀许子将。
徐夤,字昭梦,莆田人。登干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畧,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着有《探龙》、《钓矶》二集,编诗四卷。
《魏》是唐代徐夤创作的一首诗。整首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表达了对当时政治乱象和奸雄篡权的不满与忧虑。
诗中首句“伐罪书勋令不常,争教为帝与为王。”表明了徐夤对当时政治斗争的看法。伐罪书和勋令不常,意味着政府对罪行的执法不力,不公正的勋位被分配。而“争教为帝与为王”则暗指权力斗争和篡权行为的盛行。
接下来的两句“十年小怨诛桓邵,一檄深雠怨孔璋。”指的是历史上有关桓邵和孔璋的争斗。徐夤对这种争斗表示了不满,认为这些争斗只是个人之间的小怨恩怨,却深深地伤害了整个国家。
下半首里,“在井蛰龙如屈伏,食槽骄马忽腾骧。”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形容一条龙居住在井中、骄傲的马却突然腾跃起来,暗指具有忍耐和耐勤精神的人却难以得到重用,而那些狂妄自大的人却能够得到高位。这反映了徐夤对时代现状的不满与失望。
最后一句“奸雄事过分明见,英识空怀许子将。”则显露了徐夤的思考与忧虑。他认为奸雄的行为显而易见,英明才略却被忽视和埋没。对于当时的局势,徐夤感到无奈和迷茫。
总的来说,《魏》这首诗表达了徐夤对当时政治乱象的深深不满。他通过历史典故和比喻的手法,揭示了时代的弊端和他个人对此的思考与忧虑。这首诗通过揭露社会的黑暗面,热爱正义,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和期望。
公清,火戏虚。寂寂虎随憩。莲绽、胜似群花,缘行周济。悟回头,真自喜。诀无为清净,自然通秘。自得、休别追求,人免不讳。
玉润在中洲,光临碕岸幽。氤氲冥瑞影,演漾度方流。乍似轻涟合,还疑骇浪收。夤缘知有异,洞彻信无俦。比德称殊赏,含辉处至柔。沉沦如见念,况乃属时休。
踏得度溪湾,晨游暮不还。月明松影路,春满杏花山。戏狖跳林末,高僧住石间。未肯离腰组,来此复何颜。
忧国囊封岂是疎,有才无命信何如。风回册府三山远,星殒郎墙一位虚。贾谊自伤终太傅,薛收若在必中书。哀哉埋玉今何地,却返当年处士庐。
春雨生草木,雨去作流水。流水不顾返,草木生未已。愿随流水去,一日行万里。
八十行加二,清秋住故山。新凉足眠睡,旧疾害跻攀。雪白纷残鬓,栀黄染病颜。疲牛卧斜日,羸马?枯菅。贫废儿孙学,慈生仆妾顽。赎衣时已迫,贷米岁方艰。齑钵僧嘲薄,盘餐客笑悭。从今谢还往,惟有掩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