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窗未白烛微明,鹎鵊枝头一两声。
却忆去年桃李后,淮阳旅舍听残更。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闻鹎鵊》是一首宋代张耒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纸窗未白烛微明,
鹎鵊枝头一两声。
却忆去年桃李后,
淮阳旅舍听残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场景,诗人坐在窗前,纸窗还未完全亮起,烛光微弱。突然,他听到了几声鹎鵊鸟的鸣叫声。这让他回忆起去年在淮阳旅舍听到的深夜钟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准确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寂寥的夜晚景象。纸窗未完全亮起,烛光微弱,暗示着这是一个初夜时分,室内尚未完全亮起,而外面的世界已经进入了夜晚的状态。鹎鵊鸟的叫声突然响起,打破了夜晚的寂静,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些许生机和活力。这些鸟声也勾起了诗人对去年的回忆,他在淮阳旅舍听到的残更钟声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整首诗通过简短的四句表达了作者在一个平凡夜晚的思绪和回忆。他触发了对时间的反思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这种怀旧的情感和对自然声音的敏感,使得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体验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这种在平凡生活中感受到的诗意,与宋代诗人普遍关注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的创作风格相契合。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一个平凡夜晚中的思绪和回忆,唤起了读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性的思考。
故人漂泊客江乡,夜雨相思夜更长。经岁不来来又去,端如鸿燕递相望。
江山万里忆徐州,十月迎风度小舟。极目不知天外景,乱云遥接水中丘。此身五十昔未到,著语再三今可酬。欲把边尘聊一洗,只今更吸大江流。
妾心如镜面,一规秋水清。郎心如镜背,磨杀不分明。
笋充庖,日百尾。千角鹿,九首虺。心生窍,浑沌死。搜中林,撅稚子。腹便便,老饕耳。
土床纸帐卧幽寂,枕上细听城上更。榾柮烧残地炉冷,喔咿声断天窗明。风霜欲透草茨屋,盐酪不下荠糁羹。犹恨扶犁老无力,向来枉是请躬耕。
灯火希疏夜向中,追凉只与热相逢。意行行到新桥上,两岸无人四面风。